元德六年冬十月乙卯
初二下午。
距离梓岭方面报告汉军主力出塞后已经四天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到了呼衍当屠这里。
梓岭,当然无可避免的落到了汉朝的控制之中。
呼衍当屠杀若卢王,分其
牲畜,其本意是先下手为强,杀
骇猴,树立权威。
本来一切都很好。
诸部族都已经乖乖低
了。
答应抽调的骑兵和牲畜也都纷纷开始调集。
只要再过五天,那么,梓岭的防御就可以稳固!
然而,汉朝
的反应,是如此的迅速,如此的果断。
满打满算,几乎是他呼衍当屠对梓岭下手后的当天,就已经决定出塞了。
呼衍当屠也明白,这是为何。
当初,他灭杀若卢部族,但终究不可能将一个一万多邑落的部族的所有
全部控制住。
那若卢王的几个儿子,就带着一群亲信各自逃散。
有
逃去南池,去找呼揭王告状,有
逃向了
原,想要去幕北,找若卢部族的那些亲戚投靠,但,大半的
,却都是逃向了汉朝边塞。
对此,呼衍当屠在动手前就已经知道了。
毕竟,汉匈数十年的战和往来,彼此之间的贵族和官员,出了事
就往对方跑,去寻求对方庇护是常事了。
然而,呼衍当屠没有想到的却是汉朝
如此果断。
几乎没有给他半准备的时间就迅速出塞。
大军兵分两路,不费吹灰之力,就兵临了梓岭,控制了梓岭的道路。
至于梓岭和梓岭附近的部族力量,在措不及防的
况下,根本组织不起任何抵抗,只能慌
撤离。
汉军的果断和坚决进军,使得高阙要塞在现在,实际上已经
露在了汉军的兵锋之中。
现在,高阙只剩下了大河天险以及鸿鹄塞能作为高阙的屏障了。
但,大河天险在这个时节,一都不可靠!
蒙古高原的寒冷冬季,使得大河几乎完全封冻了。
有些河段,冰层厚度甚至超过了三尺!
别说是
,就是骑着战马的骑兵,也可以安全无虞的通过,甚至更重的重载马车,也可以通过!
所以在实际上,高阙要塞之前,呼衍当屠能依靠的只有鸿鹄塞。
但是
那个鸿鹄塞,年久失修,只不过是因为跟高阙隔河相望,匈
才会偶尔修葺一下。
它的城防体系早就没用了!
而更麻烦的是
“神骑啊”呼衍当屠叹了
气,面带狰狞的遥望着南方的梓岭。
汉朝军队,此次出塞,具体来了多少兵马,呼衍当屠还没有弄清楚。
但有一件事
,已经确信无疑了。
汉朝皇帝派出了他的王牌,汉军最强大的武装力量,被匈
无数部族和萨满祭司称为神骑的那支强大的骑兵。
两年前,马邑之战,折兰部族以决死之心,疯狂冲击。
但在那支可怕的汉骑面前,却跟土
瓦狗一般,像蝼蚁一样被捏死了。
传说,折兰
甚至连一位神骑也没有杀死!
这些故事和传说,伴随着那些逃回来的折兰残兵以及最近几年赎回来的贵族,传的满
原沸沸扬扬。
以至于,在今年有十几个原本要回归幕南过冬的部族,选择了西迁。
他们宁肯放弃自己的祖先居所和世代放牧的牧场,也不愿面对一支可能出现的无敌神骑。
毕竟,那个传说太可怕了!
强大的甚至连单于本部都不一定能战胜的折兰部族,匈
帝国的脊梁骨,单于的马鞭。在马邑一战而没。
即使侥幸逃回来的
,也大都被吓成了疯子和白痴。
于是,当这支传说中的骑兵,戴着他们那象征
的挺拔长盔,穿着寒光凛冽的甲胄,拿着在传说中跟天神的神器一样的武器的马枪,出现在
原上的刹那。
立刻引发了无数部族的恐慌。
大量的小部族和小氏族,几乎是望风而逃。
这些家伙,甚至丢弃了他们的牧场和家当以及牲畜,哭爹喊娘的从大河的冰面上狂奔而过。
这引发了雪崩效应。
其他部族也纷纷逃亡。
最丢脸的是休屠部族的那七千邑落。
这些家伙明明离着梓岭还有两百多里。
结果,他们一听汉朝出动了神骑,立刻就带着
隶和牲畜,逃到了高阙。
要不是呼衍当屠立刻派出了自己的亲卫,关闭城门和隘
,斩杀了一百多个被吓傻了的傻瓜。
恐怕,现在的高阙,已经沦为了难民逃难的通道。
汉朝
都不需要再想办法,烦恼如何攻克此塞了。
光是这高阙以南的数十个部族,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氏族,十几万牧民和数十万的牲畜群,就足以让高阙变成一个混
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