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关灯
护眼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节 高阙陷落(1)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高阙城下,两台巨型攻城砲,终于组装完成了。

义纵此刻就站在其中一台攻城砲的下面,仰望着这个可怕的前所未有的类造物。

巨大的木制结构,支撑起了它的主体。

在基座下面,一个类似绞盘的器械,已经将绳索拉的绷紧。

长长的臂杆一吊着一个巨大木制箱子,箱子里面装的全部都是沙土、瓦砾和废弃物,至少重达数百石。

当代墨家钜子杨毅,则站在这台史无前例的巨兽面前,为汉军讲解这种武器的原理以及使用方式。

“此乃配重箱,所谓攻城砲所发之力,皆赖于此……”杨毅指着那个木箱子说道:“这有类似于杠杆原理,当然,实际况更复杂一些……”

“这种攻城砲,在理想况下,可以将重达两百斤(汉斤)的石弹,投掷到三百步外,对敌方的城墙、工事以及员造成巨大杀伤……”

当然,对墨家来说,嘴皮上扯的再天花坠,也不如实际走一步更有震撼力。

所以,在杨毅介绍的时候,这台可怕的文明造物上的零件和齿开始缓缓的转动。

两个壮汉,抬起一颗直径约在一尺左右的石球,将之放到了臂杆另一端,有着明显勺子状的‘铲’里面。

“诸君,让吾等一起来,为此物的初鸣做一个见证吧!”杨毅自信满满的说道:“就让它宣告,一切旧式要塞和城市防御,统统淘汰!”

在中国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的要塞,也从来没有不陷的城市。

即使是威名赫赫的函谷关,在历史上也曾经被晋、魏占领。

所以,吴起告诉魏文侯说,江山在德不在险。

历代中国统治者孜孜不倦追求的也是德政和德治。

哪怕是秦始皇,也不能免俗。

所以,杨毅的话,没有触犯什么忌讳,更不会让有什么联想。

都是一脸期待的看着那个已经蓄势待发的庞然大物。

………………

“试准备!”

随着一个汉军军官的一声令下,那个被吊上半空的‘配重箱’上原本牢牢束缚着它的粗绳索忽然断裂,然后,众就只听到了一声砰然巨响。

宛如冬雷一般,炸响在世界。

它的声音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连高阙城里的匈也听到了。

而且因为高阙城刚好卡在了进出阳山的谷道。

所以,在最初的巨响过后,无尽的回音几乎是同时抵达匈的耳蜗中。

但,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块巨石,尖啸着从天而降,啪嗒一声,直接砸在高阙城中的一处马驷,立刻就是鲜血横飞,场面惨不忍睹。

而在汉军的视角看来,绝大多数,都只是看到了墨家的员,斩断了配重箱的绳索,在配重箱落地的瞬间,将石弹击发出去。

很多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

“稍微远了一些,再调整……”杨毅却是立刻拿着纸笔,在一个本子上写着东西,一边写一边说道:“可以降低配重箱的高度并将基座稍微前移三步,再次试……”

在旁眼里,在很多汉军士兵眼里,墨家方才作的那次试可以称得上是鬼斧神工,甚至可以与神话传说的仙一击相比了——恐怕便是仙也做不到三百步外,将一块数百斤重的巨石抛向他的敌吧!?

但在杨毅这些墨者的眼中,这些都不重要。

他们关注的是为什么?

为什么在加了配重箱后,攻城砲就可以不需要数百力牵引,但威力却提升了如此多?

为什么,一块一百斤的石弹和一块两百斤的石弹,在同样的配重箱同样的机器投出去后,造成的伤害却不是两百斤的那块是一百斤的倍数,而是数倍甚至于十余倍?

通过在墨苑里的数百次的实验和一直以来的摸索和探寻。

杨毅感觉自己已经抓住了什么关键。

他的那本小册子上写满了诸如……速度……重量……诸如此类的文字和大量的思路思绪。

现在,杨毅更是感觉,自己距离大道,已经越来越近了。

道是中国士大夫文乃至于贵族卿大夫们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寻的真理。

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屈子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这一上,诸子百家的认知是相同。

但不同的是,大家对于道究竟是什么,各执一词而已。

对墨家而言,道有三千,是天地至理,是世界的基本规则,是上帝划定的准则。

就像火会熄灭,会死亡,植物会枯萎一般。

为了接近道,诸子百家的每一个,都会不惜一切。

而墨家更是出了名钻牛角尖。

杨毅现在显然已经进了钻牛角尖的模式。

所以,他拿着毛笔,咬着笔筒杆,一会兴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