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关灯
护眼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节 汉。归义单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在回长安的路上,刘彻接到了来自长城的急报:匈使者持国书觐!

而这一次的匈使者,也换了一个

不再是刘彻和汉室的老朋友且渠且雕难。

而是一个陌生的

“呼衍哲哥?”刘彻笑了一声:“呼衍氏的某位贵族吗?”

“传诏给雁门,准许匈使者境!”刘彻将这个奏报放下来,吩咐道。

对于汉匈两国而言,漫长的数十年战争,早已经形成了,即使前方打的热火朝天,但使者往来,从不间断的传统。

这也是汉匈这样的势均力敌的对手,自然而然,一定会形成的默契。

没有这个默契,战争规模就很容易扩大化。

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但,当历史走到今天,其实,刘彻完全可以打这个传统,理都不理匈,甚至都不需要去听匈到底想要跟他说什么。

反正,汉匈现在已经撕脸了。

和平,根本是不可能降临。

因为,刘彻要灭亡匈,或者使之臣服,从而让汉军可以长驱直主中亚和西亚。

而匈则要维持它的霸主地位和生存,必定不可能在被汉室这样反复打脸后,就跪下来认输。

对匈来说,即使经历了马邑和高阙之败,它的尊严和骄傲,被汉军彻底践踏到泥浆里。

但,在实际上来说,匈损失的也只是幕南的一部分力量。

对于这个庞大帝国而言,远未到重创的地步,更谈不上灭亡。

汉军所夺取的高阙之地,相较于匈帝国的庞大身躯和肢体来说,仅仅只是皮毛而已。

最多最多,算是一拳把匈的鼻子打塌,眼睛打肿,让它没脸见而已。

所以,高阙之战,其实只是汉匈的第一个回合对攻的末节。

对汉室而言,更残酷更漫长和更艰苦的征途,还在未来等候着。

无论是从山向西,夺取河西走廊,占据西域,断匈右臂,还是撅师万里,将匈赶到幕北的寒苦之地,都不是什么轻松的事

所以,听听匈怎么说,维持表面上的面子,也不算错。

所以,在第二天,在匈使者还在长城外徘徊的时候,刘彻特意在未央宫的宣室殿前殿,摆下筵席,招待投诚的匈右贤王且之。

这也是刘彻第一次见到这位匈的右贤王。

在刘彻眼中,且之是一个大约三十七八岁的白男子,他生着一蓬松的发,看上去有些类似塞种,但,他的宽大鼻翼和的眼窝,却证明了他在血缘上其实更接近匈

而在其脑后的辫子上,系着的一些金色或者黄色的发,则说明他可能曾经接触过希腊或者希腊文化,并且受到了类似影响。

因为只有希腊和罗马,才会因为幻想,而戴金色或者黄色的假发。

另外,他的毛孔比较大,毛发很浓密,这又有一斯拉夫种的特征。

“外臣拜见伟大的汉朝皇帝,至高无上的天单于!”且之一看到刘彻,立刻就在旁边的一个大鸿胪官员的暗示下,朝着刘彻大礼参拜,同时用着生硬到几乎听不懂的汉语,对着刘彻说道。

刘彻也是通过翻译和嘴型,才勉强听懂了他的话。

不过,这无关紧要了。

刘彻笑着站起身来,道:“卿平身!”

然后,他毫不客气的接受对方奉上的天单于称号,正式的成为了已知世界的共主,同时统治长城之内和长城之外的帝王。

至于匈承不承认,信不信?

刘彻相信,他们肯定会承认,也肯定会信的。

只要打疼了,匈不承认也要承认,不信也得信!

就像历史上的乌维单于和儿单于,尽管嘴上不信,但身体还是很老实的跪下来了。

“卿能幡然醒悟,反正归顺,顺天应命,朕甚嘉之!”刘彻笑着道。

且之也立刻说道:“陛下神威,外臣闻见,且震且怖,愿为陛下走狗,永为汉臣妾!”

刘彻听完翻译的转述,不由得给大鸿胪了个赞。

就该是如此!

事实上,这也是古今中外,通用的真理!

在这个世界上,谁强大,谁的价值观和纲常伦理,就会大行于世。

在鸦片战争前,整个东北亚,都是中国的势力范围。

不管猴子们愿不愿意,但他们的制度、文字以及礼仪,统统是中国化的。

在本质上来说,所谓的越南、缅甸、朝鲜,其实都是中国文化浸染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这一事实上他们自己的英阶级也是承认的)

而在后世,欧米的价值体系大行于道,侵染世界,连非洲黑叔叔也得按照欧米的体系行事。

如今,汉室崛起,必然也肯定会将周边世界,乃至于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汉化和诸夏化。

未来,即使是南北美洲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