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关灯
护眼
第一千两百五十节 调整(2)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中国自古以来,臣权与君权的博弈,都无处不在。

哪怕是三国时期,汉献帝尚且懂得玩一招衣带诏来跟曹掰手腕。

至于强盛时期的皇权,也从来不缺乏有敢捋一捋虎须的。

秦皇汉武,唐宗天祖,都曾经遇到过敢于挑战的

不过,这事是要分况和局势的。

在考举制度制定之初,即使刘彻已经有今的权势,恐怕也会被勋贵和官僚集团所非议和胁迫,从而不得不拿出好处收买和拉拢勋贵和官僚们来同意举行考举。

但在考举制度已经推行了七年,总共送出上万基础官员的今天。

这局势便已然对调了过来。

即使刘彻是个泥塑的傀儡,只要他说出这个要求,便无可阻挡了。

原因很简单。

这就是大势!

历史的大势!

浩浩,堂堂正正,碾压过来,没有任何能够阻挡。

今天的考举士子,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强大的,仅次于军功贵族集团的利益集团了。

他们的影响力,没有任何敢于忽视。

毕竟,这不是一两个,也不是一两个县,更不是一两个郡国的年轻组成的集团。

他们是来自天下各个阶级,甚至包括了列侯勋贵和官僚士大夫集团本身的年轻组成的强大利益集团。

一个如此庞大的集团摆在那里,朝堂诸公那里敢装作看不见?

在沉默了片刻后,大农直不疑就首先出列拜道:“伏唯陛下能明鉴万事,臣独奉诏而已……”

这种能够刷声望的事,直不疑向来就很热衷。

而在直不疑之后,少府刘舍和大鸿胪公孙昆邪也先后拜道:“臣等附议……”

这两个马自然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

就连丞相周亚夫也挪动脚步,拜道:“陛下万寿无疆!”

当周亚夫也领命后,此事,自然就没有敢反对了。

瞬间,百官集体拜道:“臣等敢不奉诏?”

当然,也不是没有心里面觉得委屈的。

毕竟,这优待勋臣和贵族,自古就是传统了。

哪怕是号称秦的秦帝国,尚且要讲,给贵族和勋臣以及高官的子弟优待。

所以,当下就有弱弱的说道:“伏唯陛下含天宪,动合阳,履则乾坤,只是……陛下,自古荣养功勋贵戚,圣王之道……岂不闻,右贤左戚,国之根本……臣愚昧不达大义,死罪死罪……”

这就是要拼命也要给自己和自己的后代留下一些特权了。

虽然,他们的特权本就已经强大无比。

刘彻略一沉吟,也知道,这个事一个处理不好,恐怕要出麻烦。

中国政治,最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以理服’。

道理讲不通,那就必然有的是会满腹委屈。

相反,只要道理讲通了,则是无往而不利。

就好比刘彻的祖父太宗皇帝,一个从穷乡僻壤来到长安即位的皇帝,本身并没有什么力量。

但就是靠着‘讲道理’,生生的肢解了庞大的元老勋臣集团,放逐周勃等老臣,建立起无上威权。

也像前不久的石渠阁之会,刘彻也是靠着‘讲道理’,借着儒家的嘴,拆散了强大的三老集团,至少,子孙后代基本上不需要再担心遇到门阀政治这种可怕的怪物了。

当然,怎么‘讲道理’,也是一门学问。

刘彻自也明白,在如今的中国体系下,想要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那是痴说梦。

便是表面上的公平公正,也基本不可能。

你看那些列侯们,只要一还是列侯,就一天拥有强大的脉和社会资源。

他们的子嗣,一伍,就至少是中级军官,甚至不乏有伍即为校尉、都尉的。

这是公平公正吗?当然不是!

但所有都习以为常。

不过好在,这考举之事,真正的列侯和军功贵族们,向来不

最多就是派几个不成器的庶子和侄子来凑个热闹,谋条出路。

家族的英,真正的优秀才,还是将眼光放在军队和兵事的锻炼上。

毕竟,汉家的体制,文官永远都被武将压一

一般来说,假如有可能,不会有军官想要转为文职。

相反,各级文官,做梦都想要领个军职。

毕竟,这天下,只有军中方有黄金屋,也唯有军中可得颜如玉。

想要逆袭,唯一的道路,就是成为军官,然后一步步积功,拜为将军,受封列侯。

所以,刘彻知道,其实此事是可以‘讲道理’的。

毕竟,他没有触及列侯和勋贵们真正关切的根本利益。

考举制度诞生的官员,也不过是些两百石、四百石的小官。

想到这里,刘彻也不禁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