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德六年夏六月甲午(初四)。
要阳都尉所东南方八十里,直道之侧。
黄大带着自己的同袍,艰难的牵着战马,从丛林之中走出来。
站到一个小山坡上,黄仲取出战前,车骑将军特别赐给他的一部千里镜,远眺远方。
然后,他的眉毛就渐渐皱了起来。
“马上派
去通知将军——匈
在要阳驻扎了重兵!”黄仲马上下令。
同时,他立刻对自己的部下下令:“马上开始就地建造营垒!”
黄仲的身份,不是汉军的战斗部队的校尉,而是隧营校尉。
当然,作为南军的隧营校尉,他的本事,就非是一般
所能想象的。
事实上,黄仲,从他的名字,你就能够知道,他的出身,好不到哪里去。
仲,在汉语中是二哥、老二的意思。
以此为名者,一般都是庶民和黔首。
一如百年前,高帝兄弟们的名字,伯、仲、季。
这就跟朱元璋的重八之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上,黄仲甚至连庶民都算不上!
他的家族,世代都是最低贱的司空城旦——传说是因为他的祖父犯法之故。
总之,黄仲的童年和少年以及青年时期的生活,都过的非常艰辛。
甚至随时可能会死!
在哪个时候,少府可不会顾忌,更不会怜惜司空城旦们的遭遇。
夸夸其谈,满嘴仁义道德的士大夫们,也对他这样的
,唯恐避之不及,甚至,连看一眼,都觉得受到了侮辱。
唯有天子……
黄仲至今依然记得,天子的天使,来到他和他的兄弟们面前,宣读诏书的那一天,
“今朕嘉唐虞而乐成康……夫三王之治,以
为本……司空城旦,亦朕子民,诏下之
,凡无罪行者,皆赦,如庶民……”
直到今天,黄仲依然记得自己的兄弟们热泪盈眶的时候。
他的
生,也从此改变。
少府和内史衙门,很快就给他发放了新的户
竹符,将他的司空城旦身份,彻底抹消——这也是天子的恩典,黄元在成为了隧营校尉后知道,这是天子担心,司空城旦们解放后,却留有身份记录,不利于正常生活。
所以严令各级官员,不得特别标注,不得故意记录。
当黄仲得知此事,心里已经是发誓,要为天子效死!
因为,天子是他的救世主,也是这个世界上,在他看来,最尊重和重视他的
。
恩重如山,都不足以形容!
但是,解放之后,黄仲与他的兄弟们又迷茫了。
他们从出生,一直到长大,都在汉家的司空城旦营里,从事繁重的各种工程活动,被视为消耗品和工具。
除了修地球和凿山开路,他们没有任何其他技能。
他们甚至连种地都不会。
而且,长期在司空城旦营里生活,使得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为
处世,都与外界的
格格不
。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黄仲记得,他的兄长在解放后,拿着少府给的遣散费——一千钱,去集市上买东西,结果遇到
商,一千个五铢钱,才买到一匹绢布和一石米,但他却偏偏还觉得自己赚到了。
直到很久以后,他才得知真相。
于是拿着刀子,找到那个
商,将他全家都杀了……
这就是司空城旦们的处事方法。
他们不懂法律,不懂
世故,更不懂该怎么生活。
他们的过去,就是在不断的劳作和随时会
身碎骨的危机之中。
死,不算什么,杀
也无所谓。
这个时候,又是天子伸手,为他们找到了出路。
隧营!
当隧营初立,几乎全部
手都是解放的司空城旦。
因为,其他
,根本不愿意来这个部队。
在当初,这就是一个作战的时候,要吃最多的苦,
最累的活,但却一毛钱好处都捞不到的地方。
连军队里的马夫也不愿意参加。
但司空城旦们却没有二话,几乎大部分被解放的司空城旦,都加
了隧营。
不为报酬,不为地位,只为报恩。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几乎所有的鬼薪白粲,都成为了少府东园和东西织室的织工。
同样也是为了报恩。
感恩天子,救他们于水火,更使得他们可以堂堂正正做
,尤其是可以让子孙后代,摆脱宿命!
但,让黄仲和他的同袍没有想到的是——当年出于报恩之心,义无反顾的响应天子号召,加
的隧营反而成就了他。
在这里,他找到了
生价值。
不就是建造营垒、搭建桥梁、挖掘沟壑嘛……
还能比修建帝陵,建造要塞难?
无非就是修理军械、保养武器嘛……
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