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在汉代又被称为力役,是统治阶级强制被统治者无偿付出劳力的一种剥削方式。
在汉代,徭役的‘
’质分很多种。
而且各种徭役之间,有着相当完善和系统的制度、规定、律法,保证着整个制度的平稳运行。
一般而言,几乎所有政fǔ主导的工程建设和诸如修桥铺路、修缮城防等公益项目,统统是征调民夫,用鞭子和刀枪‘
’迫民众无偿进行高强度的劳动。
与后世不同的是,汉代的百姓,即使是地主阶级,也必须服役!
在编户齐民的政策之下,没有
能逃得出政fǔ的魔爪。
按照汉律,即使是丞相的儿子,也必须服相应的徭役!
那么问题来了,地主和富商以及官员,是怎么逃脱徭役的?
自穿越之后,刘彻对于这个问题就很感兴趣,前世,他在河间王的位子上时,就已经‘弄’清楚了这个问题。
在汉代,法律虽然规定,除了贵族和官员外,
都要服役。
但,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等级自然是重中之重的秩序。
在汉律中,不同等级的
,所需要服的徭役也完全不同。
譬如按照汉律规定,大夫以下者必须服繁重和艰辛的传送之役。
所谓传送,即是运输粮食和物资,通常,此类徭役路程遥远,动辄数百上千里之远,极为艰辛。
即使是大夫以上的爵位,也还是要在当地服一些修补路桥和渠道的杂役。
只有三种
能免役。
一是大夫以上的官吏和宦官皇族。
二是公大夫以上的贵族。
三是符合免老条件的
和未登籍的未成年男子以及‘
’‘
’。
很显然。这三个条件。地主和富商阶级是很难符合的。
那么,地主阶级和商
是怎么逃脱的?
答案很简单,他们有钱,可以出钱请
代他们服役。
在汉代,这种服役方式叫做践更。
根据刘彻的了解,在民间,因徭役的种类不同。践更的价码也不同,相对轻松的徭役,时间比较短的,一般一个月是两千钱。
而像是戍边、修长城和兵役这种繁重和辛苦的徭役,那价码就是一天三百钱。
但这些钱,代替服役的
,能不能拿到手里,能拿到多少,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譬如地主阶级让他的佃农去给他服役。不去就不租田给对方,他的佃农有反对的余地吗?
又譬如一个大商
,买个
产的农民做
仆,看他不顺眼了就让他去代替服役,这个农民有抗议的权力吗?
在事实上而言,地主和商
通过种种手段。将自己本应承担的徭役。转嫁给了下层的百姓。
而这些百姓愚昧无知,根本没有反抗的权力。
好在,汉律中还是给了这些农民一个喘息和休养的机会。
那就是拼命生孩子罢!
按照汉律规定,任何
,只要生了五个孩子,且都已经登籍始傅或者‘
’子已年满十二岁(汉室规定的合法嫁
年纪)那么,该户的主
可以享受一个名为‘皖老’的特权,皖老及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所有徭役减半的优待。
即使有这么一个规定,但底层的百姓身上繁重的负担。还是常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关中相对还好,汉室朝廷对于关中经营很用心,不怎么会加重百姓的负担,一切徭役能免则免。
但一出函谷关,广大的关东郡县和藩国,底层的百姓,那就真的是一年到
活的像牛羊一样。
只有那些有幸撑到免老年纪的
,才能歇下来喘
气。
若能活到八十岁,成为乡中的长者,担任三老之一,或许还能给自己的后代谋一个崛起之机会,成为地主的机遇。
除此之外,底层百姓的上升通道,几乎断绝。
想要爬上去,除了战争外,几乎没有别的手段。
而这是刘彻忧心忡忡的地方。
作为穿越者,刘彻很清楚,当一个统治阶级没有了新鲜血
的补充,那这个统治阶级不可避免的就会陷
腐化堕落之中,而底层的上升通道假如被堵塞,那么底层的愤怒就会越来越大,当它积攒到一定量的时候,必然会
发革命,也是古代中国的农民起义。
现在,虽然距离谈汉室衰亡和灭亡这个话题还很早。
但是,统治阶级的腐化和堕落,却已经很明显了。
汉初所封和先帝所封的两三百号彻侯,除了因为叛‘
’、绝嗣等种种原因而被剥夺封国的之外,其他绝大多数彻侯的后代都已经腐化了。
大多数贵族甚至连起码的合格水准的能力都没有了。
这就是所谓古
所说的‘‘
’食者鄙’,后世所说的‘高贵者最愚蠢’。
刘彻很清楚,假如统治阶级彻底失去活力,这个国家,这个政权也就到了它该灭亡的时候了。
而这是刘彻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