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五十六节 缘由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刘彻陪着窦广国,走在章武候府的后‘花’园的走廊中。

窦家上上下下的仆‘侍’‘’,自然远远的避开,防止听到什么不该听的东西。

而刘彻与窦广国所谈的话题,确实不是那么的河蟹。

甚至,称得上是相当劲

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流传出去,都可能会引发轩然大‘波’。

“老大辅佐先帝执政十余年,可曾听闻过,地方摊派加征?”刘彻小心的问道。

窦广国闻言,先是默然长叹一声,然后看着刘彻,良久才慢慢的道:“家上可曾听说过——冰冻三尺非一之寒?老臣微贱之时,地方摊派加征,就早已有之,先帝之时,也曾锐意进取,‘欲’除此顽疾,最终,却不得不不了了之……”

说完,他就坐到一处走廊的栏杆边,手扶着栏杆,似是在追忆些什么。

刘彻看着他沧桑的脸颊,也不好打扰,只能静立一旁,等待他继续解说。

窦广国的一生经历,在如今的汉室,堪称传奇。

从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到皇帝的智囊,无知道,他为之付出过多少努力。

但有一,刘彻可以确认——那便是从眼前这个老身上,他能窥知许多他以前所无法接触和了解的秘辛。

过了好一会,窦广国才缓过来,悠然叹息了一声后,他对刘彻解释道:“摊派加征,前朝之时,就已有之,地方衙‘门’官府,诸般运作,道路修葺。桥梁整修,开凿渠道,凡此种种政务。都需要用钱用,于是。地方官府,便将这些费用,摊派给百姓,加征徭役以及赋税,前朝时期,法家秉政,以严苛而治,上下监督。无所不用其极,是以,大抵加征摊派,皆在合理范围……”

“及至国朝鼎立,吏治松,朝廷以黄老无为而治天下,任民自便,这有好处,但也有坏处,家上所言及的摊牌加征。一岁四赋甚至五赋六赋,就是坏处之一!”

刘彻听了,顿时就差不多明白了。

虽然看上去。窦广国说的事有些略显模糊。

但其实,只要将这个事与后世天朝的地方政fǔ的所作所为,联系起来,就大概能理清楚了。

后世的天朝,地方政fǔ要给公务员发福利,收买心,要做市政工程,面子工程,要修各种城市工程。还有当官的自己的七大姨八大姑,小舅子老婆二‘’什么的也需要养。

而这些事都需要钱!

钱从哪里来?

卖地!

于是房价高企。民望着不断上涨的房价‘欲’哭无泪……

而在西元前的西汉,地方政fǔ没处卖地。

但他们同样要办事。怎么办?

刮地皮呗……

反正,为民服务和心怀天下苍生社稷一样,都只是一句空话套话。

这一年多收几次赋税,也就在理之中了。

而当政的衮衮诸公,面对这样的局面,纵使有心想要做些什么,其实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严厉禁止地方加征摊派,对于汉室这个基本继承了秦朝制度与政治结构的政体来说,不是办不到。

但成本太高了!

禁止地方加征摊派,地方政fǔ没有钱,那许多地方就要崩溃了!

譬如,直道的维护,长城的修缮,城墙的维护,还有河道的疏通,水利渠道的建设,等等等等问题,真的非要中央来拨款甚至决定的话,不说别的,以西元前这糟糕的通信条件,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当官的没有好处拿,谁特么跑去当官?

连两千年后那个号称代表民的政体,尚且面对地方政fǔ愈演愈烈的卖地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遑论如今?

说到底,这个事的根源,在于类本身的贪婪以及统治阶级的从来没有真正坐在民这边!

不管是隶制度,封建制度,还是资本主义,无论东方西方。

民是什么?

被统治的对象罢了!

除了他们被‘’到绝路,奋起用生命和鲜血砸碎束缚他们的枷锁的那一刻,谁又曾真正正眼瞧过他们?

北宋的文彦博说——陛下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

明朝的东林党们说——老百姓嘛,在家里自己饿死就好了,为什么非要跑出来造反?

甚至,直到新世纪,那个曾经的理想世纪,科幻读物中的梦幻世纪,天朝的官员也说——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民说话?

想着这些,刘彻的心,变得无比沉重。

“我终究,还是良心未泯……”他在心里想着。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自己也明白,他个的力量,微不足道,甚至很难改变什么。

但他知道,无论如何,他都得做些什么。

不然,晚上做梦,他都会被噩梦惊醒。

这个国家,这个江山,这片土地,生活在其上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