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感觉再次出现在脸上。
在休息室里来回走动几步,眼睛对上小助理那充满期待的目光,她突然说:“我就纳闷了,要找首好歌,怎么就那么难?”
虽然只是个小助理,但毕竟混熟了,一旦话说开了,胆子也就能稍微大儿。这个时候,黄文娟不由得就撇了撇嘴,“我说姐,咱都收了七十三首歌了,你是不知道公司里有多少在眼馋呢,我上次还听见有
给杜总监吹风,说是咱们霸着那么多歌,又不用,还不如拿给其他歌手用!要不是有赵姐在前
挡着,我估计除了那五首,那些歌早就被抢光了……大家都要抢的,还不算
品?”
廖辽摇摇,说:“你不懂!”
又走动两步,她说:“那些歌里,好歌还是有的,可问题是……我总觉得缺了什么,所以,说好歌,有几首算,但说
品就……不行!”
“棉棉老师那首《天》也不算
品?
家可是词曲界的大咖,据说为了争取拿到这首歌,连郑总都亲自出面了。公司里就数盯着这首歌的
最多!”
廖辽摇摇,“那首歌,太小
,不适合我。这个你不懂,那首歌我早就跟赵姐说了我不要,赵姐是替别
留着呢,跟我无关!”
黄文娟这下没招了。她知道,这可就牵涉到公司内部的事和资源斗争了,实在不是她这个小助理能多嘴的。于是,她只好避而不谈,只是说:“可是现在,咱们实在是没有别的歌可选了呀!你刚才去找郑总,不也说没戏?”
廖辽走回去坐下,无奈地说:“郑总说了,能找到的歌就是这些了,要是我还不满意,就让我自己出去邀歌去!”
黄文娟闻言无语。
让自己邀歌去……那不就等于放任自流不管你了呗!
虽说才进唱片公司给廖辽做助理才只有一年时间,可耳闻目濡的,对于音乐圈里的一些
况,黄文娟还是多少有了一些了解的。
其实严格来说,这个圈子不大。
圈里尖的制作、词曲作者,都有固定的合作对象,那些制作
往往只给某几个甚至某一个
刀制作专辑,而那些尖的词作者、曲作者一旦有了作品,也往往会优先给自己的老熟
看,只有老熟
确定风格不和不要了,才会拿到各大音乐公司、唱片公司之间流通,像此前郑总亲自出面要来的那首棉棉的《
天》,就属于这种
况。
而且据说,那些尖的制作、固定搭档的词作者、曲作者,一旦达到了某个级别,就不单纯是拿保底的稿费、制作费了,他们甚至可以参与专辑的销售分红。
所以,音乐圈的惯例就是,一个当红的歌手背后,往往会有一个强大的制作和一个接近固定的词曲作者圈子。
再所以,好东西就那么多,能流通出来的,太少了。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达到那个级别的词作者、曲作者就没有好作品了,也有。这个圈子里每年出现的最好的那一批作品之中,那些尖的词曲作者们多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则会是一些普通作者偶尔灵感发所得,甚至还有新
作者的。
但问题是,一来那些好作品不一定得到你来挑,等你知道、听到的时候,往往已经被
定下了、买走了,甚至有些都已经出成唱片了,二来么,就算歌曲一出炉就第一个投递到你们公司来了,选歌的
的眼光和境界,真就能第一时间把它挑出来么?这个圈子里,先是明珠蒙尘,后来才被
发掘出来的好作品,可并不少!
而且,一旦作品走红了,显然,词曲作者的地位立马就会水涨船高,再想找家邀歌,就不容易了。
最直白的来说,家就算是有了好作品,也会首先提供给大牌歌星,一来希望卖个更高的价钱,二来也希望能借大牌歌星的名气和实力,让自己的作品更红不是?
所以,像廖辽这样初出茅庐的小歌手、半新,能有多少机会拿到让她满意甚至惊喜的作品?尤其是……她的要求还那么高!
太大众化的……不要。
词、曲达不到一定水准的……不要。
不符合自己审美风格和趣味的……不要。
所以,八个月的时间,七十三首歌,她只选中了四首。加上她自己那几十首创作中优中选优选出一首,加一起,只凑够了五首。
再想要……没了。
制作赵姐赵美凤给她找不来了,连郑总这个大老板也
脆放任自流了。
…………
在屋子里又走动几步,廖辽突然站下,然后她回看着黄文娟,问:“有纸和笔没有?”
黄文娟愣了一下,立马从兜里掏出她的工作志和一根中
笔递过去。然后就见廖辽一把接过,翻到一页空白的地方,稍一犹豫就开始写。
黄文娟一开始还有激动,意味她这是突然来灵感了,可是凑过去一看,上面全是一个又一个的……名。
刷刷刷,她一气就写出了十几个,然后速度就慢下来,要想一下,才又写上一个两个的名字——黄文娟这个助理毕竟也
了一年了,就算此前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