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完美人生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一章 野心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有印象的那些著名短篇捣鼓出来,也够吓了。更何况,他还有金庸古龙,要真是玩文艺,鲁郭茅老曹的东西,以及《白鹿原》之类,他也不是没看过,或许文笔差远了,但是……靠这一行混饭吃,仍然没有问题。

而如果要做一个电影,他做编剧是肯定没问题了,光是前世看过的那么多香港、内地、好莱坞的大片,哪怕编剧水准差儿,光是照搬照抄,也足以让他成为业内最知名的编剧了。

甚至,有那么多好本子打底,再加上他前世丰富的从业经验。哪怕稍微用心,他自付,自己要做导演吃饭,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所以,问题就来了。

他不缺这些在别眼中一辈子都得到一件的、所谓高屋建瓴的和独创的东西,他缺的。反而只是最基础的基本功。

一句出现在小说里的景物描写,作为导演的你,该怎样把它变成一幕至少是合格的影像来呈现在观众面前?你该用什么镜语言?你需要灯光师帮你调出怎样的光线?需要摄影师帮你捕捉出什么镜

一句物台词,你需要演员给出什么的绪和表演?

到最后,剧本要求的全部镜都拍出来了,你又该怎样把它们剪辑成一个连贯、流畅的电影或电视剧故事?

做演员,尤其是做好演员,从来都不易。

但毫无疑问,要做一个好的导演。就更加的不易。

而现在,李谦正在一一的补课。

即便是在没有这间拉片室之前,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也是每年至少去电影院看20到30部的电影,且回到家里,还要用家用播放设备再看50部左右的老片子。

他去学了摄影,在国内最级的电影殿堂,接触的是最最级的教学,而与此同时。他还特别喜欢跟导演系的学生流,不但把他们的教材借来看、做笔记。会偶尔跑过去家的教室旁听,甚至还经常跟导演系的一起去拉片室看片子,互相探讨、流。

事实上,他可以不必那么努力的。

仅凭记忆中的那座艺术宝库,他不管做什么,事实上都不会存在太大的障碍。至少是相比起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来说,他本身就是个天才!而事实上,如果野心不大的话,仅仅只是一个音乐圈,也已经足够他名利双收、功成名就了。

甚至不夸张的说。都不需要太久,只需要给他十年的时间就好,十年之后,他就有资格被所有尊称为“歌坛教父”!

他甚至可以拿着一大把经典的英语歌曲,直接带着廖辽和何润卿、周嫫、谢冰她们去刷国际格,让她们升级做国际歌坛的天后!

但仅仅只是,对他来说,却并不足够。

说是野心也好,说是抱负也罢,总之,有了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并不准备就这么轻易的收手,他憋足了劲儿,想要做出一些更大的事来。

更何况,他电影。

是的,他音乐,但他也电影。

且同样的发自肺腑。

所以,身为当今歌坛几乎无能够匹敌的绝对权势物,身为两大天后的男,身为手中掌控着强大歌坛势力的明湖文化的老板,他却并没有任何一天曾停下过自己的脚步。

他始终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他也始终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的,到底是什么。

…………

虽然已经是98年,电子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幕早就已经拉开,但当下的影片主流的保存格式,仍然是传统的胶片拷贝。

胶片这个东西,很贵,尽管拍电视剧,对胶片的要求相对较低,但仍然造价不菲。而且,即便是对清晰度、感光度等标准要求更低的拷贝,也真的是很重。

整个九楼只有李谦一个,在明湖文化来说,这间小型影厅的播放设备更是只有他一个能玩得转,所以,尽管已经压缩到差不多最差的标准,一份可以播放30分钟的拷贝,仍然重达十几斤,而每当播放完一份,他都需要自己起来换拷贝。

看完了两份拷贝,已经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

放映机转动的声音已经停下,幕布上的图像也已尽数消失,只剩下放映机的灯光,把它映得雪白。

李谦坐在舒适的座位上,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问题,许久都没有起身。

足足过了一根烟的功夫,他才站起身来,先是走到窗前“嗤啦”一声扯开厚厚的遮光窗帘,让外面的阳光照得一室明,然后才回身取了拷贝、收好,又关了播放设备的电源,这才打开房门慢悠悠的下楼。

对于艺术行当来说,好的东西,犹如灯塔,犹如坐标,可以供一遍又一遍的揣摩和借鉴,并由此延展、最终发展处独属于自己的艺术脑。但不好的东西,比如说ng的镜,比如说录废了的小样,却并不是全然没有价值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李谦在录音室里帮廖辽做出对《花》降半个k的调整,把此前已经接近完成的那个版本,给作废了,并随后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