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感到不安,与外界隔离的研究所内的空气似乎散发出一丝丝别样的味道,而这一切异常的感觉,都让他们不由得联想到那本莫名其妙没有被收容的高川
记上。尽管没有证据,也无法说出,为什么仅仅是看到这本或许是高川亲自写成的
记,就会发生异常的事
——只有这样一种预感在拒绝看这本
记的诸
心中升起。
笔记本从外表看来十分寻常,但是,来历却充满了谜团。这真是高川自己写下的记吗?数
面面相觑,从对方的眼神中都看出了这样的疑问。但是,哪怕觉得看过的
都表现古怪,自己不去看看的话,就永远都不知道里面到底写了什么,竟然会让那些在研究工作素养不弱于自己的同伴争相沉迷。他们可是亲耳听到了这些
到底是怎么说的:对他们的研究工作大有启发?
可是,“高川”本只是一个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孩子而已,也从未展现出研究工作的天份,说句不客气的话,他对病院的重要
,对研究工作的支持,全都在于他是一个被研究的重要样品而已。哪怕有“久病成良医”这样的俗话,也绝对不会发生在一个“长时间陷
神病态,无法正常生活的病
”身上。要在研究工作上发挥才
,绝对不是什么“灵光一闪”就可以办到的。
进一步假设,高川真的写了记,并在
记里将自身的
神状态以故事的方式,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乃至于,这些表现真的与其他病
的
况有
刻的关联,也不至于让这里的研究
员陷
那种不可自拔的
神恍惚的状态,因为,在病院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研究工作从来都不是一个
的事
。尤其在如今这般艰苦苛刻的环境下,更是要求团队合作,然而,团队合作的氛围却似乎正在被摧毁——正是因为受到极大的压力而让
神紧绷,所以,才会对气氛格外敏感。
“他们不对劲。”终于有说出这句话来,“不会真的发病了吧?”
拒绝翻看记的
始终关注那些读了
记的研究
员,渐渐的,双方的位置悄然改变,在本能的驱使下,没有阅读
记的
和阅读了
记的
之间,明显出现了一条分界线。直到这个时候,才有
下定决心,快步上前,从正在阅读高川
记的那位研究
员的手中将笔记本夺下来。但下一刻,他就看到了对方那仿佛择
而噬的眼神——那眼神所表现出来的
感是如此的激烈,丰富,让
望而生畏,似乎蕴藏着一种
虐的冲动,以至于夺走笔记本的
不由得向后踉跄了一步,有一
惊惶心虚让他不敢再和那双眼睛对视。
夺走笔记本的飞速跑回了自己所在的团体中,仿佛只有这些没有阅读高川
记的
,才是自己的同伴。
一种对立的微妙的感觉,正在将密室内的诸多研究员分割成对立的双方,尽管这种对立的
绪不是他们自己所期望的,却又是他们无法阻止的。他们大致都清楚,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
绪,那些理
的思考所得出的结论,无法消弭那种从心而发的恐惧。
那紧紧捏着笔记本,似乎有点儿不知道如何是好。被夺走笔记本的
陷
沉默,连带着,之前看过高川
记的
也都陷
沉默,仿佛之前那欢欣的表
都只是伪装一样。在那些没有看高川
记的
眼中,这些个看了
记的同伴都有一些呆滞,无论是面部表
还是眼神,都仿佛死了一般,让他们不由得生出一种不寒而栗的凉意,恨不得立刻离开他们远远的,不,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有点想要将对方当作病
一样隔离起来。
只是,先不说率先动手的很可能会引发激烈的冲突,就是在这些没有看过
记的
的心中,也都期望对方的
神状态能够自行调整过来。因为,研究的
手实在是太少了,再一下子就减员那么多,那原本已经足够绝望的前景,不更是一片黑暗吗?
隔着站位的分界线,率先打那微妙而紧张的沉默的
,仍旧是那个夺走高川
记的研究
员。他就像是强撑着般,用一种已经被压倒的弱势
气说:“我会把笔记本烧掉,我才不管这是不是高川的
记,如果这本
记里的内容会让我们分裂,那我宁可不要它。”
“这是你没看到里面的内容才会这么说。”对面看了记的
,也有一个站出来,大声反驳到:“你们这些连内容都没有看过的
,怎么可能明白这些内容的价值?少给我在这里指手画脚的,如果我们还有希望,那么,希望就在这本
记里!”
听到这样的喊话,没有看记的研究
员脸上都露出了诧异而又凝重的表
。
“你真的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吗?”他们简直不敢相信,对方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明明是一个能力优秀,脑清晰的科学工作者,却像是要将工作的成果压在一个末
症候群患者的呓语中。这里的哪一个
没见过末
症候群患者?哪一个不知道高川在病院里究竟是怎样的
况?他们的工作,本来就应该是从这些病
的身上找出共
,研究出病理机制,正因为病
自己无法做到这样的事
,所以才有他们存在于这里的必要
。哪怕这本高川
记里记载的内容真的有价值,在
脑清醒的
眼中,也很难想象同样身为研究者的同伴,竟然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