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自己是个疯子,可是,成为一个质疑世界的疯子,仍旧有些超出我的承受范围。
正是这种抗拒的心理,反倒让我松了一气,因为,这种心理至少证明了,我还清楚自己到底该如何活着,自己想要成为什么
,而对自我的认知,也并没有陷
毫无边际的疯狂。
甚至。在影像开始放映的一瞬间,我想过,也许,自己不应该如此激动地,去排斥影像里所放映出来的东西,以及阮黎医生告诉我的况。一定有某种解释,是可以完美调和当前呈现出来的矛盾的。因为,世界、宇宙和
的意识,是如此的浩渺辽阔,藏匿在黑暗中的,要比
露在已知中的更多,没有
可以证明,自己完全正确,而也绝非完全错误。而正是这种**,让两个
之间看似有所冲突的认知拥有可以调和的可能
,去将各自的正确拼接起来,而将各自的错误筛选出去,进而获得彼此的认同。
我沉默。
“还记得吗?虽然你说左川和富江很早之前就认识,但实际上,左川先来到这里,而富江在你的印象里,是之后才搬进左江的租房里。既然富江是不存在的,那么,把富江和左川扯上关系,那就必须要有一个契机。虽然是妄想出来的际关系,但是,对你来说,这种
际关系仍旧是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合乎逻辑,而硬生生将莫名其妙出现的一个
和另一个
扯上关系的
况,是无法在你的妄想中出现的。所以,我猜测,在你所认为存在的富江搬进左川的租房前,左川其实在和另一个
**,而且,那个
是
,而那个
,在你的印象中,和富江存在联系。正因为富江是不存在的
,而先前和左川**的那位
离开了,也成为了不存在的
,两个不存在的
之间是否存在连系,是不需要证明的。所以,她们可以有关系,也可以没有关系,而为了满足富江的存在
,你会下意识认定她们有关系,进而发展到,和左江有关系。”阮黎医生顿了顿说:“我相信,可以找到左川之前的合租者。”
“是的。因为,她们是神秘组织的,在一些行动上有合作。”我这么回答道。
而阮黎医生的反应也在预料当中,她用一种悲哀的眼神看着我。对阮黎医生来说,世界末和神秘组织相关的种种都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存在“科学尚无法解释的东西”,但不存在“完全无可解释的神秘”,她所身处的这个世界,也并非是区区一个中继器世界,而是她对自身存在
的认知基础,是一个不虚幻,也并非意识态的,真实的世界。而我不得不提出的“神秘”蠢动,也只能是
神病态所构建出来的异常且非正确的世界观。
在阮黎医生的眼中,我用一个“不现实的理由”去证明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真的是一个让伤感的
况——只有
神病
才会这么做。她没有进一步驳斥我的荒谬,而我也知道,她为什么中止了这个话题,因为,在很多病例中,再继续对
神病
说“现实不是这样的”,然后用逻辑和证据去强调对方的“异常”和“不正确”,大多数
况下,只会让对方的病态恶化,甚至于,会导致对方
神崩溃。而我此时也已经清楚,为什么那些
神病
会在这种
况下崩溃了,因为,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所产生的
格,是基于那些妄想就是真实的
况才成立的。一旦这个基础被瓦解,所造成的冲击会超出正常
的想象,因为,正常
根本无法想象,当构成自己的一切,都被判定为虚假的时候,自己会变得怎样。也许有过想象,尽可能去推断那种后果,从理论和
神病
的
况,去理解那种冲击,但没有切身体会过,只能通过语言来描述,而所有沉重的东西,在被语言描述之后,能够被语言所保留下来的沉重,都只剩下原有的几分之一,或者,几十分之一。
语言所呈现的一切,都会让感到轻巧。
无法单纯依靠假设自己在那样的
况,去理解真正出于那种
况时,所要面对的一切,因为,
的认知,是有局限的。
所以,任何仅仅通过思考,而不是依靠体会,去感受“当构成自己的一切都被判定为虚假”的况,所得到的结论,都远远无法企及真实
况。可是,谁会主动去感受“当构成自己的一切都被判定为虚假”的
况呢?甚至于,根本就不会打心底认同“构成自己的一切皆是虚假”的
况。
阮黎医生对我的看法,对涉及我的那些异常的解释,同样是站在这样的立场上。她不会去想“构成自己的一切皆是虚假”,那么,虚假的,就只有和她的认知不同的我了。
我是神病
,所以,她才是真实的存在——这么说好似在说反话,在讽刺,但实际上,这根本不是那么轻飘飘的
况,而是我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如果,我是正确且真实的,富江也是毫无疑义的存在,那么,从各种方式证明了“我是神病
,富江也不存在”的另一方,又是什么呢?
这个中继器世界里的一切和事,比起其意识的存在形态,其在哲学上的存在形态,更值得让
思。
我不会去否定阮黎医生,也不会再去寻找证据,证明阮黎医生是错误的,我接受阮黎医生对我的看法,对富江的看法,接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