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午夜风流(华夏神龙)

关灯
护眼
第388章 巫术驱邪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结婚的基础上,计算出平均近婚系数(以a值表 示)。a值越大,对群体的危害越大。一般以a值为0.01(即1%)为高值。通常在发达、开放的社会中,a值较低, 封闭、隔离或有特殊风俗的社会中a值较高。1980到1981年,我国对北京地区的汉族调查表明,其近亲婚配率 为1.4%,平均近婚系数为0.067%。

遗传咨询中,最常见的有关近亲结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 如何判断是第几代近亲结婚? 有共同祖先的那一代计起,算第一代,依此类推。如表兄妹结婚,双方的外祖母属第一代,双方的母亲属第 二代,表兄妹结合就是第三代。我国婚姻法规定三代以内血亲禁止结婚。

近亲结婚的风险有多大?

上表所列的近婚系数就是其遗传风险。对于发病率较低的疾病,如白化病,这种风险率一般高于随机婚配;如 果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如我国南方的地中海贫血或蚕豆病,这种近亲结婚带来的风险并不一定高于当地群随机 婚配引起的发病风险。

一方为近亲结婚的后代时,能否与其结婚?

虽然为近亲结婚后代,如果其家族和本没有明显的遗传病史,与其他非近亲的配偶结婚后,不应担心近亲结 婚带来的后果。或者说,对后代的影响与正常婚配没有明显差别。 古早就观察到近亲结婚对后代不利。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中就有“男同姓,其生不 ”的说法。为什 么呢?这是因为我们每个身上都有3~7个不良基因,这些基因都是隐的,所以绝大多数况均不导致遗传病。 这些基因种类非常多,在普通群中出现的频率很低,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个体中带有相同的隐致病基因的可能 极低,因此无血缘关系个体间婚配,产生同时带有一对等位隐致病基因即隐遗传病患儿的可能很小。

然而近亲结婚的况就大不相同了。他们之间有很近的共同祖先,因此极可能从共同祖先身上获得了相同的隐 致病基因。所以,近亲之间的婚配产生带有一对等位隐致病基因的机会远远高于非近亲婚配,近亲结婚不利于 优生,故《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的婚配 。

一些表兄妹或堂兄妹等近亲谈恋的青年,心中可能常常浮现出这样一个问题,结婚会不会对未来的儿有 不利影响?就是说会不会生遗传病患儿或先天畸形儿?如可能的话,发生的机会有多大?他们往往带着这些疑问来 找医生,请求指导。

近亲结婚会不会对后代有不利影响呢?这个问题有过争论。在类文明尚未开化的远古时代,近亲通婚非常混 ,不仅旁系血亲,甚至在直系血亲间也可通婚。古埃及统治者认为,只有皇室同族通婚才能保持皇室血统的纯洁 和高贵,所以多是亲兄妹结婚。然而,们从无数事实中得出结论,血缘近的男结婚生育率低,后代的死亡率 高,并常常出现先天畸形和遗传疾病。近代更有大量资料证明,表兄妹结婚,痴呆儿发生率比非近亲结婚高150 倍,新生儿死亡率和畸形率也比非近亲结婚高3倍多。还有报道,近亲结婚者的子在20岁前死亡者达13.9%,而 非近亲结婚仅为1.7%。大量事实证明近亲结婚对后代不利,应当禁止。

为此,我国新婚姻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婚配。近亲即指有亲缘关系的, 更确切的说是指有不太远共同祖先的,通常追溯三代。近亲为什么会使后代中遗传病发病率增高呢?这要从遗传 学角度来解释。生物的遗传是通过基因传递信, 来完成的,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通过生殖细胞(子和卵子) 传给后代,从而父母的状特在子代得以表达。我们每个大约有5万以上的基因,这些基因一半来自父亲,另一 半来自母亲,就是说,每个子与父母之间的基因有1/2可能相同,所以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基因则也有1/2可能相 同。而爷孙、叔侄、舅甥等之间则有 1/4可能相同。同理,表兄妹、堂兄妹等之间则有1/8可能相同。某些遗传疾 病的致病基因是隐的,如双亲中一方带有这种基因,而另一方不带,则可使致病基因被掩盖,所以后代不发病。 只有当夫双方都携带这种隐基因,后代才发病。如前所述,近亲结婚,双方携带有相同基因的可能明显大于 一般群体。以白化病为例,本病以全身皮肤、毛发白化为特征。群体中携带这种致病基因的频率为1/50,如果非近 亲结婚,则子代中发病的机会为1/10000,假如是表兄妹之间的近亲结婚,则子代中发病的机会为1/1600,要比非 近亲结婚高6倍多。目前已发现的常染色体隐遗传病有1232种。除白化病外,较常见的还有先天聋哑、小畸 形、苯丙酮尿症、半糖血症等等。近亲结婚除使隐遗传病发病率增高外,还可使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增高,常 见的有脑积水、脊柱裂、无脑儿、神分裂症、先天心脏病、 等等。 从上述资料可知,近亲结婚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有科学根据的,随着文化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