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溅出来引起火灾、调节灯火的光亮,以及熄灭油灯。
不可否认这种油灯很亮,因为它的灯芯很粗,但是相对的,油耗也厉害,因此,哪怕冶造局当初刻意加大的这种油灯,杯内的火油,仍然只够照明约两个时辰左右。
倘若周焉果真从午时二刻待到戌时二刻,足足四个时辰,这一盏油灯内的火油根本不够。
而没有这种油灯,那位周尚书根本别想在这种光线昏暗的库房内翻找东西。
或有会问,倘若有
中途给周尚书添了灯油呢?
然而这一点,徐荣一开始就堵上了——他昨夜就对那两名班房内的小吏问了几个问题。
其一,班房内有几名小吏。
那两名小吏回答:仅小二
。
其二,是谁接待的周尚书。
其中一名叫做『张三晓』的小吏回答是他。
其三,前后见过周尚书几次?
那张三晓回答:两次,迎送各一次。
而另外一名小吏则回答:不曾见过周尚书。
然后……
然后就是这两名小吏,没过多久被大理寺卿正徐荣派连夜带到大理寺刑房,严刑拷问。
这就是赵弘润佩服徐荣的地方,从看到记录薄上周焉前来与归去的时辰,就察觉到其中有猫腻,继而不动声色地套问那两名小吏的话。
唯有沉浸审案、断案多年的老,才有这份经验。
再瞧瞧另外一位老大,大梁府府正褚书礼,至今为止就没找到什么线索,甚至于迄今为止连王龄、马祁、苏历等
的官籍名册都没找到。
只能说,不是这一行的,
不了这一行的事。
“肃王殿下。”
就在赵弘润暗自感慨之际,在藏库内,正在指挥那些兵卫找寻线索的大梁府府正褚书礼注意到了他,走过来拱手见礼。
“褚大。”赵弘润亦拱手还了礼,随即问道:“有什么收获么?”
只见褚书礼睁着一双疲倦的眼睛,苦笑说道:“没有丝毫收获……老臣所说的没有,那是真的一丝一毫都没有,连哪怕发丝的线索都不曾找到……”
“呵。”赵弘润忍不住笑出声来,他还真没想到,这位大梁府府正褚书礼褚大,居然是一个颇为风趣的
。
“褚大别急……不可
之过急,这还是大
劝说本王的话呢。”赵弘润笑着宽慰道。
褚书礼看在一眼屋外,暗自叹了气。
很显然,徐荣找到了重要线索而他未曾找到,这让这位褚老大心
有些沮丧。
见此,赵弘润遂岔开话题问道:“不曾找到王龄等的官籍名册?”
褚书礼瞧了一眼赵弘润,随即示意后者跟他走到屋外无之处,随后,褚书礼这才低声说道:“众兵卫们,找了足足一宿,这几排屋舍的藏库都快翻遍了,也未曾找到。……如今唯有两个可能,要么是已落
凶手的手中,要么,就是被那两个……”
说到这里,他瞧了瞧左右,低声说道:“殿下,那两名小吏,徐大提起过么?”
赵弘润点了点,简洁明了地说道:“内贼,方才还在说呢。”
褚书礼闻言亦点了点,低声说道:“这二
的底细,老臣已派
打探过,具是大梁城西城的本地
,最起码住了十几年,他二
的
况,街坊邻居,吏部府衙内的府役,皆大致也都清楚,都称这二
平
里循规蹈矩……若非徐大
一
断定,纵使是老臣亦有些狐疑是不是抓错了
。”
顿了顿,褚书礼一脸凝重地说道:“倘若是抓错,还则罢了,但要是没抓错……似这等大
若忠之辈,他们背后的
,恐怕所图不小啊……”
听着褚书礼的话,赵弘润的表亦变得凝重起来。
的确,老实十几年的大梁本地
,居然帮衬着加害朝廷刑部尚书,可想而知这潭黑水究竟有多
。
赵弘润直觉地判定,加害刑部尚书周焉的——或者说『势力』,或有可能就是他当年曾苦苦追查过的那帮反魏势力。
『看来我当初猜得没错,那反魏势力,早已渗透到朝廷内部……或许,那是一个比我所想象的还要庞大的势力……』
赵弘润吸了一
气。
他已经可以肯定,刑部尚书周焉肯定是在追查王龄等的死因时,查到那
势力什么不可告
的秘密,因此,那帮
急得杀
灭
。
『等会……倘若果真如此的话,那岂不是说,王龄等的案子,也是那
势力所
纵的结果?究竟有什么仇、什么怨,那帮
才要叫王龄那些位官员家
亡、断绝子嗣?』
赵弘润隐隐感觉这况有点不对,因为受利益牵扯的
谋,对方不至于会做的这么绝。
换而言之,这是报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