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机器人分身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八章 纠结的军用航空发动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彭国琛已经不再考虑这事的真假了,还是上报给上面决定好了,要是对方真能弄到这些发动机,那么对他们战忽局的重视程度可能还要提高一个层次。

彭国琛道:“那好,我会及时向上面汇报,到时候给你答复!”

陈新道:“OK,十台F119加十台117S涡扇发动机,货到付款,到时候我会通知你们的!”

下了TT后,陈新扭问钢镚:“钢镚,帮我查查,最近那些国家会举办大型航展?”

钢镚也不抬道:“6月20rì到6月26rì,黎航展!”

陈新大喜,黎航展可是世界上最大的航展之一,到时候F22和苏-35肯定会参展,F119和117S涡扇发动机有着落了。

作为一名军迷,陈新对华夏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怨念由来已久,现在能在这方面尽一份力,他自然不会吝啬。

事实上,发动机一直就是中国的软肋。

从周EN莱总理在世时评论华夏飞机的“心脏病”开始,到现在50多年了。华夏的发动机依然是兵器工业最大的软肋。

不仅仅是歼击机和大型运输机的涡扇发动机,就是直升飞机的涡轴发动机,中型运输机的涡浆发动机,大型舰船的燃气机,中小型舰船和坦克的柴油发动机……无一例外,都是华夏的软肋。

航空发动机,更是软肋中的软肋。

到目前为止,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华夏与美国差距至少在30年左右,一代到一代半,这个事实我们没法否认。

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就是工业基础问题,华夏建国时,工业基础太差,别说航空发动机,就连像样的工具钢都没有。

要不是朝战华夏用大量年轻士兵的无价鲜血去消耗美国的廉价钢铁,换来苏联把涡shè发动机的制造技术给我们,华夏是不可能在1957年就能生产涡-5发动机的。

可相比于其他领域,同样底子差,同样有嗡嗡嗡的挫折,为什么航空发动机就是赶不上来呢?

比如现在华夏是世界上最大的白sè家电生产国,我们的智能手机、我们的雷达、我们的火箭、我们的飞船都慢慢赶上来了。

我们的第一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也于去年11月正式登超级计算机TOP500榜首位置。

就是在最弱的芯片领域,我们也同样有所进步,HUA为旗下的HAI思半导体推出xìng能优异的移动高端设备终端芯片,已经具备了与国际一线厂商竞争的能力,未来极有可能成长为华夏芯片领域的巨

在LY光电展上曝光的四代机航电系统丝毫不亚于美国的F35,美国看了也吃一惊。

华夏的空空导弹专家悠然的说,我们距离美国,也就10年左右。

美**方也认为,华夏的空jǐng2000,由于采用电扫描相控阵雷达,在技术体制上比美军装备的E-3“望楼”预jǐng机的机械扫描雷达要先进一代。

事实上,在很多武器领域,华夏距离美国的差距也就十年左右,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没有代差。

但是航空发动机和其他不一样,因为它的涉及面实在太广了。

当年苏联先后给了华夏涡-5(用于歼5)和涡-6(用于歼6)、涡7(用于歼7)的图纸、技术工艺资料和样机,但是有两样东西我们没有得到。

一个是设计原理,就是这个发动机为什么要这么做,它的设计原理是什么,它的流体力学模型是什么?

另一个是设计实验数据,这个弯管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别的材料配方行不行?弯75度,延长8CM,那么弯74度行不行?延长7.9CM行不行?正向偏差和负向偏差的后果究竟是什么,这个设计为什么就是最优的,最优设计中的安全裕度是多少?

没有这些东西,中国在工厂里照猫画虎造出了涡5/6。

就据此评论说,50年代,中国和美国的差距也就是半代到一代,怎么现在反而差距变大了呢?

笑话!

能造出来,并不代表能设计这样的发动机了,你的制造能力也许和家差半代。但是你的设计能力差多少?不知道,因为你是零,没法比。

没有设计能力,别说设计新发动机你还是不会,就是对现有发动机改一改,你都不知道怎么改。

华夏原来仿造了那么多航空发动机,想提高xìng能,大多只能吃安全强度储备和寿命储备,是以牺牲可靠xìng和安全为代价的。

而国外,在已有发动机整个结构不变的况下,只做一些局部的小改进,就可以使发动机的xìng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5-10年下来提高到原型机的120%是很正常的,而且不影响寿命和强度。

没有设计能力,别说改,就是发挥现有能力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华夏的歼6发动机涡6,全寿命只有100小时,被美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