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茶馆,就走了进去。茶馆里面几乎没有装修,倒显出一份纯朴自然。它有像他上中学时的大教室,放着条凳和条桌,墙上挂了几幅过去的奖状。焦凯想起那些追求这种风格的酒吧,不禁哑然笑了。茶馆里没有另外的顾客。
“喝什么?”坐在玻璃柜台后面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
儿招呼他。
“都有什么茶?”焦凯决定留下来。
“花茶,十块钱一壶;红茶,五块钱一壶;绿茶,十五块钱一壶。”
焦凯考虑着。
“像您这样的有钱
,喝绿茶吧。”老
儿说。
“我不是有钱
。”焦凯不好意思地说。
“那也不是下岗的。”
“对,不是下岗的。”
“那喝绿茶吧?”
“行。”
“坐吧,我这就给您送去。”
老
儿开始忙乎沏茶,焦凯去看那些奖状。
“我们这儿来的大都是不那么有钱的
,所以进钱贵的茶没用。”老
儿好像自己跟自己说话,“我们可不像有的茶馆,两个
喝壶茶得一百多块。一百多够五个
吃顿饭了。”
焦凯却被墙上的奖状吸引了,奖状上写的都是同一个
的名字:康亚楠。他几乎走到柜台前:
“大爷,麻烦问一下,这奖状是您家的?”
“是我
儿得的。”
“康亚楠是您
儿?”
“对啊,你认识她?”
“她是我中学同学,我们还同过桌呢。”
老
儿表
黯淡下去。
“她前年就死了,不然,这茶馆是她开的。”
“怎么回事?”焦凯问的时候已经后悔这么问了。
“有病。”
焦凯选了一个角落坐下,他觉得自己进这个茶馆就像是被某种命运指引了一样,老
儿给他端来了茶,对他说:
“这会儿不会有
来,你替我看会儿,坐着慢慢儿喝茶,我得去接一下我外孙子,他去补课了。中吗?”
焦凯拉过另一个凳子把脚放上去,一只胳膊倚在桌子上开始喝茶。他想起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季峰,他在过完三十二岁生
的第二天,开车去见一个客户,他有一个文化用品商店,便再也没有回来。车祸从不跟
事先打招呼。焦凯希望这里不再有
进来,让他一个
把脚放在阳光里,让他不要面对任王
,只面对自己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