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色手札

关灯
护眼
手枪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以后,参加了中印边界战争和中越边界战争。总体来说,54式手枪还是能够满足这些恶劣环境下的作战需要。它的程不错,穿透力强,威力大(54手枪发的51式7.62mm钢芯弹最大飞行距离1630米,初速高达420米/秒。在25米距离上能穿3毫米厚的钢板、10厘米厚的木板、6厘米厚的砖墙、35厘米厚的土层),在50米内的距离上能够适应战斗中自卫武器的需要,属于大威力军用手枪,敌士兵中54式一二枪就足以丧命。能够满足军事实战需要,是54式能够在军方使用长达50年的最大原因,当然价格低廉和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也是重要的原因。1987年54式手枪出厂时的号码已高达35,000,000,足可见其在中国的盛行。

54式手枪的结构简单又结实,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不容易因为一二次磕碰而损坏!

虽然不容易损坏,但是实战中54式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卡壳现象,这也是它的一直问题很难更改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战争中,手枪使用的机会少之又少。最基层的中国丶军官一般不使用手枪,而是普遍背一支AK47。因为实战中,冲锋枪虽然比较重,但是基层军官身体素质一般不比普通战士差,能够负担的了。而且冲锋枪的作战能力比手枪强十倍也不止,危险的战场上基层军官宁可自己多一些安全的保障。至于手枪,基层军官一般不怎么在乎,他们认为反正战争中又会士兵的减员,到时候拿冲锋枪就行了。高山下的花环里面,连长梁三喜和指导员一拿一挺轻机枪,一拿一把冲锋枪。

一般营长以上的军官,还是用手枪的。但是这些能够开枪的机会就很少了。

不过,客观来说:54式仿制的苏联托卡列夫手枪早在几十年前就被苏联军方淘汰了。该枪的水平大约保持在二战中的一流水平(还并非一流,中印战争后解丶放丶军反映54式手枪,除可靠、侵彻力好些外,其他能都不及勃朗宁手枪)。一款武器用了50年,经历了数次军事科技的重大变革,它的淘汰是必然的。

一九五四式7.62毫米手枪。54式7.62毫米手枪是我国仿制前苏联TT1930/1933式手枪的产品,于1954年定型,所以命名为五四手枪.至今仍装备部队,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手枪。54式手枪的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座式,闭锁方式采用枪管摆动式,保险装置为击锤保险,该枪还设有空仓挂机机构。简介:本文转载于军械工程学院编辑出版的《枪械教材》,对54式手枪作了比较详细、全面的介绍。54式手枪目前广泛装备于我军营以下指挥员和特种兵,也是院校轻武器击课中使用的武器之一,本文对参训学员学习54式手枪武器常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转载时还增加了若图。一九五四式7.62毫米手枪系根据苏一九三三式7.62毫米手枪的图纸、技术条件、工艺资料仿制而成。于一九五四年试制定型,并经总参谋部批准命名为"一九五四年式7.62毫米手枪",简称54式7.62手枪。用途、战斗能、主要诸元用途54式7.62手枪,配属给我军初级指挥员及特种兵,用以在近距离内攻击敌和进行自卫。战斗能使用弹种:为一九五一式7.62毫米手枪弹。其弹在有效程内,有足够的能量杀伤员和马匹(50米落动能为36公斤?米),在100米仍有杀伤力。有效程:50米供弹方式及容弹具容量:弹匣供弹。容量8发。战斗能:30发/分。

QSZ92式手枪

QSZ92式半自动手枪系统(一般简称为92式手枪)共有两种不同径的型号,研制这两种径的手枪系统是由军方使用部门提出的,从1987年开始论证,1994年正式立项,给工业部门研制。1998年完成了9mm手枪及其枪弹的设计定型,2000年5.8mm手枪及其枪弹完成设计定型。

中国的92式手枪包括9毫米手枪和5.8毫米手枪两种,两支枪外形相似,内部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因此被称为中国手枪的“姊妹花”。

研制新型手枪系统是为了替代现装备的仿苏产品54式7.62mm手枪而研制的。要求具有中国特色,总体能要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并加以创新。为此,军方论证部门科技一线作战部队、特种作战部队、各级司令部机关和军事院校,以及到工业部门有关手枪及枪弹生产厂,召开座谈会,征求对研制新手枪的意见。通过调研,明确了研制新手枪的指导思想:提高武器威力,增大弹杀伤效果和穿甲能,减轻武器系统质量,提高武器可维修;外形美观大方,主要零部件可以互换,便于大量生产。

在手枪径的选定论证时,对于应采用何种径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坚持与国外手枪径统一,主张采用9×19mmPara径,这种意见占被征求意见数的17%,其理由是:国外军用手枪大多数采用9mm径,9×19mm弹采用铅芯弹,对员具有足够的杀伤威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