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强地球导师

关灯
护眼
第204章 军方考察队伍出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杨晨很无奈。更多小说 Ltxsfb.com

因为重构纳米陶瓷产量不足,穆青思不让他制造真空隔绝特种玻璃。

可是,他现在真的是急需真空隔绝特种玻璃,来制造出一台负能压吸能器。

这东西他有大用。

好说歹说,总算让穆青思答应,暂时生产二十公斤真空隔绝特种玻璃,杨晨算了算,这点真空隔绝特种玻璃,用来制造最简陋、最小型的负能压吸能器,还是够用的,也就罢了。

随后,侯旭楠又打开能量粒子对撞机,向杨晨展示了他的另外一个研究成果:通过电子管,当然,是超级电子管对能量粒子对撞机进行简单的自动化纵。

就看到他通过专门的电子管程序编辑器,编写了一些简单的命令,比如说定时生产、功率调整等,但都是很简单、很粗放的功能。

基本上,哪怕现在最差劲的电子芯片,其所能达到的功能在现在这万倍甚至几十万倍以上。

穆青思看得直摇:“为什么你们不开发抗能晶体管的技术呢?”

她作为军方的,还是清楚前苏联的那种发展电子管技术而不是晶体管技术的考虑,不能说不对。

毕竟,在那个冷战的时代,地球的确是随时可能发核战争。而且军用品也跟民用品不同,不太看重能有多先进,而更看重稳定、抗扰能力。

所以,她还是能够理解侯旭楠的技术开发用意的,也知道开发不受恶劣环境影响的电子产品,这是必需的。但是,从电子管技术开始,这也太落后了吧?

没错,军用品并不在乎能有多先进,40年前摩托罗拉开发的8位、16位单片机芯片,至今仍然在很多军工产品上使用,而且还是那种比较先进的军工产品。开发者并非不可以选择速度更快、能更好的芯片,但出于稳定考虑,还是选择了那些老掉牙,稳定却久经考验的落后芯片。

但是,再怎么说,那也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芯片。一平方厘面集成的芯片数量,至少也是几万,运算速度最少也是上百万以上每秒。

可现在侯旭楠弄这个呢?

能有什么运算速度?哪怕最原始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都比这个强吧?

侯旭楠苦笑摇:“我们当然想要开发晶体管的抗能量粒子对抗环境技术,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技术力量远远不够,根本没有办法开发出来。毕竟这种技术,必须从零开是一步步搞出来,这不是我们现在的力量能做到的。”

杨晨手下现在的研究团队核心,也就侯旭楠,赵建树和周旭正三个

周旭正还是搞抗癌药物的,和能量粒子科技完全不沾边。

而赵建树更擅长的也是金属材料的研究,和晶体管这种电子技术,也是相差甚远。侯旭楠如果不是已经触碰到了能量粒子理论的雏形,不得不对材料、机械、电子、高能物理等学科都有所接触,他也开发不出来超级电子管。

当然,核心之外的普通研究员,还是有些的。但这些只能打下手,根本还没有成长起来。

“怎么会?”穆青思诧异道:“能够自洽的理论,难道就不值得投研究了吗?”

顾教授耐心的解释:“理论是否自洽和理论是否在现实中成立不是一回事。只能说,一个现实中成立的理论必然自洽,但反过来却未必。”

“这个理论的确是成立的啊!”穆青思急了:“我亲眼看到这个理论指导下的多项成果,怎么会不成立呢?”

自从看到杨晨这边的研究之后,穆青思可是非常热心的希望国家能够掌握这些技术的。

实在是这些技术的确足够先进。比如说,侯旭楠曾经计算过,抗能晶体管的技术完成之后,可以保证抗能晶体管芯片只要不融化,哪怕是在核、超新星炸、太阳风、黑边缘、伽玛线大发等况下,仍然可以保持正常运行。

而按照正常的科学发展,要做到这一步至少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现在却可以提前达到,这样的机会怎么能够错过?仅仅是错过还好,就怕有落个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下场,像火药那样,华国先发明,却被欧洲发扬光大。那就是太可惜了。

顾教授连忙安慰她:“青思啊,不要着急,这是必须要有的流程。科学是严谨的,一个理论是否在现实中成立,有一套严格的判定程序,并不是说你看见怎样就怎样。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啊。”

“那你们也要赶紧作出决定啊。”穆青思一点也没被安慰道:

“今天下午我们部队的调查结果显示,杨晨他们的战斗现场中,曾经出现过外国玄学界的,并且据可靠消息,那个上过中华玄学论坛!而能量粒子理论恰好在中华玄学论坛之中发表过部分。如果我们不抓紧的话,很可能会被外国玄学界的抢先发现这个理论。”

越说穆青思越发着急了:“顾伯伯你不知道,外国玄学界和科学的结合,比我们国内密切很多啊,他们一定会很快就对这个理论进行研究的。我们的科研水平本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