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两校对牡丹诗词行本时,雷天泽就曾说过要认她做义妹。蓝怡当时并未在意,没想到他竟写信回家跟母亲说了此事,真的将自己认下来做义妹了。
“为阳叔,此事我还得禀过二叔二婶才行。”
赵里正点,这也是应当。
蓝怡禀告二叔二婶之后,二并不反对。蓝怡和雷天泽的几次往来他们都看在眼里,自然不会相信村里的闲言闲语,认了
亲,以后走动起来也方便了许多。
三后,雷天泽在赵里正和王二叔的见证下。在村里的义学摆酒,非常正事地认蓝怡做义妹。
古代讲究门户血统,亲也不是随便认的。雷天泽换下自己的一身白衣。换上正蓝色长袍,腰束玉带,足蹬高靴,褪去一分书生儒雅,添得三分贵公子气度。
席间,赵里正首先读了雷天泽之母的来信,言及蓝怡聪敏好学。颇得雷母喜,认作义
。
随后,雷天泽取出一块玉佩和一对玉镯子递给蓝怡。说是母亲送与她的认亲礼。
蓝怡今一身素蓝新衣,
戴银簪,鬓贴花黄,一对明月珰系于双耳。是从未有过的正事打扮。
她恭恭敬敬地给书信扣了三个。才站起身接过玉镯子和玉佩带上,自己这便是有
娘了啊。
“见过大哥。”蓝怡给雷天泽行礼。
雷天泽笑着摇:“小妹唤我三哥才对,家中还有两位兄长。母亲一直盼着有个
儿,如今总算得偿所愿。这是三哥送你的见面礼,还望小妹莫嫌寒酸。”
说罢,雷天泽从身后小书童手里接过一摞书,双手递给蓝怡。
蓝怡眼睛发亮地看着最上边的一本,赶紧接过来。发现下边竟是和,这些可都是珍贵书籍啊!
将书抱在怀里。蓝怡冲着雷天泽露出大大的笑容:“谢谢三哥。宇儿,宝宝,过来见过三舅舅。”
宇儿和宝宝两个也是一身新衣服,上来给雷天泽磕喊道:“三舅舅。”
雷天泽赶紧扶起两个孩子,给他们带上两块玉佩,又见蓝怡抱着书不忍撒手恨不得马上翻看的样子,笑出声来。
有什么事,比你送
心
之物,也被对方视作珍宝更让
高兴的呢?
雷天泽又和王二叔一家见礼完毕请众座,雷天泽身边的小书童浅墨恭恭敬敬地给蓝怡拉开凳子:“四姑娘,请坐。”
浅墨只十二三岁,看起来十分机灵。他自小跟在雷天泽身边,对主子的脾气秉是十分理解的,这次雷天泽如此高调的认下蓝怡做义妹让浅墨十分不解。但他是下
,主子认定的事
就是他要遵守的,雷天泽
代他要称呼蓝怡四姑娘,他自然遵从。
对于称呼,蓝怡并不太在意,她招呼着李氏、陈氏、刘氏和赵里正家的花氏一起到屋内落座,热热闹闹地吃了一次饭,这次认亲的形式也就完成了。
众散后,蓝怡和雷天泽坐在屋内,她笑眯眯地说道:“三哥,咱们义学收学生,只收八岁以上的么?”
雷天泽拿起茶杯,看看旁边眼望着自己的宇儿,便知道蓝怡想说什么了:“正是如此,不过也不是必然的,大伙主要是怕孩子小了坐不住,到了八岁才送进来。宇儿明年该七岁了吧,小妹打算让他
学?”
蓝怡点:“正是呢,宇儿这孩子踏实好学,我想让他跟着二叔家的大福一起
学,也好做个伴。”
宇儿有蓝怡教导,认得的字和诗词已经不算少了,学也无不可。
“也无不可。小妹是打算让宇儿考科举中状元么?”
蓝怡摇:“不曾想,只想着让孩子
学读书认字,多学些东西,多些见识罢了。若是宇儿大一些对科举感兴趣,我不拦着,若是不感兴趣我也不反对。”
雷天泽对蓝怡的观点颇为认同,毕竟苦读诗书进庙堂是众多读书
得以鱼跃龙门的机会,但他旁观官场尔虞我诈,沉沉浮浮,哪里有自在山水之间来的快活。
宇儿在旁边听说可以学,高兴地一跳多高,对雷天泽说道:“多谢三舅舅。娘,宇儿要考状元呢,不只要考文状元,还要考武状元。”
雷天泽见宇儿挺着小胸脯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宝宝则在旁边十分崇拜地看着哥哥。他笑着拍拍宇儿稚的小肩膀:“宇儿好志气!”
小妹这两个孩子,教导有方,十分讨喜,若是自己的娘亲见了肯定十分喜欢。不过这里离家颇远,想见也是不容易的。
蓝怡无奈的摇,这孩子自从跟着周卫极练拳以来,每
将架势拉得有模有样,但是俗话说穷文富武,培育一个武状元那可比文状元难的多了。
“三哥,这是咱们刊印出的诗词行本,你瞧瞧可还能成?”蓝怡将牡丹诗词行本递给雷天泽,让他过目。
诗词行本序言乃是蓝怡提笔所写,潇潇洒洒,直抒胸臆,最后也在文中提到雷天泽对此书的贡献,表示感谢等等,落笔之时,自称青山客。
“小妹,这青山客为兄可有机会一见?”诗词行本里好几首不错的诗词署名都是青山客,蓝怡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