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鉴宝秘术

关灯
护眼
第三五四六章 明清收藏大家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梁清标于明万历四十八年生于北河正定一个钟鼎世家。更多小说 Ltxsfb.com

在明末清初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他“很不幸”成为了“贰臣”,历任清朝四部尚书长达四十余年。

但正是这种特殊时空,造就了一位鉴藏“大咖中的大咖”。

大咖到什么程度?

比如,晋代陆机,王羲之,唐代杜牧,颜真卿和,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七言诗,蔡襄,元代赵孟等。

这里每一件放在今天都是震烁古今的珍品,而这些,全部都是梁清标的藏品!

而且,朋友和门生满天下的“梁相国”,为了“益街坊”,让同好看到自己的秘藏,还请金陵名工把上述宝贝心摹刻成八卷。

除了历代名家法帖,梁清标收藏的绘画作品也有极多重量级的稀世珍宝:

晋代顾恺之三种版本的、隋代展子虔、唐代阎立本、周、五代顾闳中、后梁荆浩、宋代范宽、李唐、元代赵孟,还有明代仇英、清代王时敏等。

来一组大数据

“据迄今研究,梁清标收藏法书约107件,其中晋唐名家名迹28件、宋元名家名迹74件、明代4件、清代1件;收藏绘画约510件,其中晋代至五代的绘画藏品有63件,宋元藏品349件,明清绘画藏品87件。

由他所鉴藏过的晋唐、宋元书画既是清朝内府的主要藏品来源,又是今天各大博物馆中国书画藏品中的上等藏品。”

可以说,他一个的收藏,成就了好几个博物馆。

他是怎么做到把这么多稀世珍宝都纳囊中的?

首先,动时期一向都是“捡漏”的吉时,很多藏品飘零聚散。

明末时,不管是宫廷由上至下的赏赐或者平级和民间的流动,都使得藏品易主。

贰臣们在明代就开始书画收藏。

藏品的迁移并不像朝代更替那样迅即和直接,清兵南下之后,并没有把书画带到帝都,这个过程是通过鉴藏家们来实现的。

“第二个过程是南方鉴藏中心对书画鉴定观念的北渡,既有一个整体上的书画鉴定概念的延续,又有新的突,对中国书画收藏的完整进一步加强。第三个过渡是以南方收藏中心所确立的中国书画谱系同时也北渡过来,到乾隆时期最后确立。”

明代中期,有几个大收藏家,如严嵩、项元汴、王世贞、李华、汪继美等,藏品当时主要集中在这些手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徽商、晋商、沪商崛起后,书画成为他们争相猎逐的对象,于是藏品逐渐分散开来。

后来,以孙承泽、梁清标、高士奇等为核心的北方藏家“朋友圈”,影响力逐渐取代了南方鉴藏圈,商闻风而动,在结北方官僚时,就自觉不自觉地将书画通过带到了北方。

“南画北渡”的过程依赖于大量的商、装裱师。

“直接为梁清标收购藏品的是在梁身边的书画装裱高手张黄美,张黄美是南北书画双向互相买卖的,向北为梁清标收购书画,向南则为王廷宾买画。

张则之也是一个关键物,他为梁清标提供过多少书画,我们不清楚,但从今天流传书画藏品上有张则之收藏印的、又有梁清标收藏印的,肯定就是经由张则之的手转到梁清标手上的。

如收藏在上浦博物馆的北宋郭熙原来是张则之在定居杨城时买到的一件藏品,后来又到了梁清标手上,后又转到安岐手中而清内府。”

经由以上几种途径,梁清标收藏到了“富可敌国”的历朝珍品,而且具备极高的鉴赏能力。rw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