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鉴宝秘术

关灯
护眼
第一一六三章 琳琅满目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之后,官窑基本上可以说就是御窑了,就是皇家瓷厂。

明代采取“官办民窑”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器。如在景德镇设御器厂,特派厂官,经费出自地方,编役夫,设窑达五十几座,专门烧造御器即贡器。清代与明代不同,采取的是“官搭民烧”的折中形式。其产品分“钦限”和“部限”两类,前者是专给皇帝用的,后者是给朝廷和外礼宾用的。

但不管有什么不同,官窑瓷器,基本上那都是上流士用的东西,不仅更加美,而且质量也大多都比较上乘。而民间使用的瓷器,也就是民窑,实用更多一些,欣赏价值不够,所以收藏价值也比较低。

因此品基本上都是给皇室贵胄来把玩的,民间很少有能够弄到官窑的品,保存下来就更难了。

雍正也还罢了,不过康熙和乾隆这爷孙两个那都是收藏疯子,什么好东西都要往自己的皇家宝库里面放,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就传给了他们的后代,然后一直到圆明园开园,大量的瓷器被放置到了圆明园之中。

可惜不管是康熙还是乾隆大概都想不到,自己辛辛苦苦倾一国之力收藏的东西,却是为他作嫁衣裳,最终成了帝国主的藏宝库了,大量的东西被运到了欧洲。

然后其中也有不少流到了拿仑的后代手中,被放置在古堡的白塔里

到底有多少文物被抢了,现在谁也说不出个准确的数字来,只知道个大概反正不会低于百万之数。

要知道,当时圆明园里有多少东西,虽然都列了册子之中,可是大量的名录都被焚烧了,只留下部分,算起来也有上百万件了,也就是说,这个数字是非常保守的,事实上的数字肯定要比这个大得多。

我国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已不是新鲜事。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多年来,文物流失一直是国心中的痛。

圆明园被法国大文豪雨果比作东方艺术的代表,称之为“汇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类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然而,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焚烧。此后,圆明园大量瑰宝流落国外。

有美国媒体称,找中国古董的最佳地点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这未必准确,但却一语道天机。

只不过美国这个词儿,完全可以换成英国、法国、荷兰,甚至脆可以直接说成西方!

当然,美国弄走的东西也是不少的。

美国与中国艺术品的联系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抵达新大陆的英国和荷兰商及殖民者常常带来是他们从中国得来的青花瓷器,而不是更贵的锡盘子等。

纽约经销商斯宾塞思罗克莫顿说,在19世纪,前往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常常把手掌大小的玉器和雕像作为纪念品带回国内。

有意思的是,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中国馆是法国皇帝拿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立的,兴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这里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也有3万多件。

而事实上,拿仑将更多的品古董都放进了自己的古堡之中,只可惜现在就剩下张天元眼前的这些东西了。(未完待续……)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