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鉴宝秘术

关灯
护眼
第二七七三章 雕母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中国历代的铜钱,在形式上常有错范和流铜等现象,使钱币不整齐美观,在重量和成色上也是千差万别。

就是同一炉所铸的钱,重量也不一定相同,在成色上更是难以辨别。

中国铸币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清时采用了机器铸币,新铸铜元制币整齐巧,大受民欢迎,而政府也获大利。

雕母一般形体稍大,铜质良,雕工细腻,边廓峻,是古钱中的珍品。

这东西一般严格控制在钱局相关员手中,极少流出,现在大部分藏身博物馆中,少数在市场上流通,因此价格远高于普通钱币。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秋拍中,“古钱收藏”专场成比率近90%,其中两枚雕母更脱颖而出:清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雕母拍出218.5万元高价,清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十”雕母以80.5万元成

很多专家认为,拍出高价的原因除了雕母本身工艺美外,还因为前者曾著录于《咸丰泉汇》第155页。

值得一提的是,同场拍卖中的“战国·赵小型‘五陉’背‘十二朱’三孔布”最终以143.75万元成

雕母钱是不见刀痕迹象的,比同版流通的钱稍大些、厚重些,当然,如果不注意,也是看不出来的,一些半吊子鉴定师更是难以辨认。

张天元可不相信慕容德是半吊子,他绝对知道这些雕母的存在,只是故意只要了五万块的。

因为这本册子如果满打满算的话,也就是十万出,他跟张天元的关系要是要十万的话肯定觉得不合适,所以才会要这么低的。

(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