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鉴宝秘术

关灯
护眼
第二八零四章 女画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其夫每加以题跋,必在画上钤以“介庵”的印章。

葛征奇和李因的字号分别是“介龛”与“是庵”,“介庵”是从两字号中各取一字而成,可见两感之

李因花鸟画以陈淳为师,尝以沉香木刻像奉之。

其画多用水墨,幽淡欲绝,于形似之外求其神,在中国古代画家中十分难得。

画不仅得陈淳之真髓,还注重师法造化,追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据画史记载,李因“每遇林木孤清,云漾,即奋臂振衣,磨墨汁升许,劈笺作花卉数本。”

经过不懈努力,她最终在创作上避开了画家惯有的构图小气、笔致纤弱等弊病,以潇洒随意及疏爽隽逸的艺术风貌备受时赞许。

清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中对李因花鸟画的评介:“水墨花鸟苍古静逸,颇得青藤(徐渭)、白阳(陈淳)遗意。所画极有笔力,无轻弱态,当时名誉甚隆,真闺阁翘楚也。”

陈维崧在《集》也称她:“作水墨、花鸟,幽淡欲绝。”。

清顺治二年葛征奇去世,李因35岁,此后40年中,穷困凄凉,四壁萧然,有时不能举火,以纺织为生,兼作画自给,虽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却始终以明自居,在画中从不署清代年号。

晚年仍奋发学习、写作,正如自述所谓“白发蓬松强自支,挑灯独坐苦吟诗”。

其后期之诗,格调更加沉。

论者谓“沈郁抗壮,一往,有烈丈夫所难为者”。

(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