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鉴宝秘术

关灯
护眼
第三四三五章 罪人(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从此,焕文开始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他剪了辫子,脱了马褂,学着的打扮,穿起西装三件套,脚上是一双擦得锃亮的系带皮鞋,笔挺的圆翻领白色衬衫,发染得乌黑油亮,一扫身上原本的乡土气,从仆变成了公司雇员,这无疑是迈上了一个台阶。更多小说 Ltxsfb.com

中国当时的特产,在运通公司里应有尽有,丝绸、茶叶、地毯、瓷器、古玩和漆器,焕文虽对丝绸茶叶略微在行,但古玩以前还从来没摸过,只在南浔张家做工时见过这些到处摆放的值钱玩意儿。

不过一旦上手的机会来了,他很快就触类旁通,欣赏和把玩古董到后来成了他一生最大的乐趣。

焕文天资高,凡事进取,起活来又很卖力,并且对市场有天生灵敏的嗅觉,很快就被任命做了掌柜,渐渐成了公司中举足轻重的物。

通运号的生意并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时,法国不熟悉也不习惯中国的东西,所以光顾的并不多,连茶叶和丝绸都不好卖。

卢芹斋曾描述过当时的处境:“我们卖什么都赔,除了古董。……就这样,在经历了初期的亏损后,我们不再做其它产品的生意,而是主攻古玩市场。”

地毯、字画、玉饰、漆器、官窑瓷器和鼻烟壶在黎的店里琳琅满目,非常抢手,往往来不及上架就出手了。

古玩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一只宋代的小白瓷碗从西山以10块大洋进价,通运转手就能卖1万美元的高价,一尊陶瓷观音以300大洋的价格从和尚手里请来,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50万美元收购。

通运号的生意果然财运亨通,但已经不适合焕文做下去了。

张静江把他的金钱和心思都用在了中国革新上,并于1908年决定搁置通运公司的事物,毅然返回中国辅佐孙中山的开国事业。

而焕文却没有追随满怀国热的张静江回国效力,他对政治不感兴趣,宁愿留在法国搞些古董继续赚钱,自此,两分道扬镳。

但焕文对张静江一直极为敬重,并且心怀知遇之恩,一生将张静江尊为偶像。

因为如果没有他,焕文也许走不出穷困的家乡,顶多在张家做一辈子的仆

除了在穿戴上一丝不苟,他的举手投足同样优雅。

他言谈审慎,从不夸夸其谈,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

即使在他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他也待谦恭,从未有过一点趾高气昂。

平时的言谈中,也是一一个“鄙恳求”、“贵馆”、“请允许鄙冒昧地”诸如此类的谦词。

他从不忘记道谢,无论是有求于还是纯粹出于恭维。

在美国眼中,一个有教养的欧洲能有如此的修为也就罢了,但一个中国竟如此具有绅士风度,则着实令惊讶。

对于华的仇恨和偏见,使得许多私收藏家一开始也同样对卢芹斋缺乏信任。

1918年12月,当卢芹斋向小约翰·洛克菲勒推销一件中国古董花瓶,对方却怀疑这是一件赝品。

他在信中写道:

瓶底做工不够细,让我对它所属的年代有所怀疑。还有其它一些地方也让我不放心。姑且不说标价不太合理,如果没有其他专家鉴定其真伪的话,我想我是不会掏钱的。所以,如果你希望我不要去咨询其他古董商中的行家,那我就只能放弃这笔易。

更有甚者,小洛克菲勒还在信尾附言:

您能否寄一张瓷瓶修复前的照片给我?

卢芹斋想方设法来让客户相信自己的可靠,所以他待接物总是非常殷勤,他回复说:

您对我的信任有所保留这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我有幸第一次和您打道。但是,请您相信,我绝对不会欺骗您。如果一件东西真假未明,我是绝对不会出手的。

1912年1月1,民国成立,内忧外患的中国一片混

但对卢芹斋来说,好戏才刚刚开始。

他借助在国民党中的际网络,同时不惜花钱打通关节、浑水摸鱼,寺院、陵墓和私收藏他无所不及。

此时正值其前恩主张静江辅佐革新居功至伟,成了孙中山最器重的,在国民党内风一时无两,成了掌管党产的“财爷”。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