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让他不必那么辛苦。
或者可以从另一方面想,皇帝完全就是不想让李超管太多。
李超对这些领会的很清楚。
别的宰相们去各自的衙门去了,李超则独自坐在都省的后院厨房里做早点。出门的时候李超喝了杯鲜
,只喝了碗粥,现在这会又饿了。
这些天李超也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
那就是留着点肚子,上午在都省做个早餐。反正每天早朝后他会有大约半个时辰的空闲时间,大家都在忙呢,就他闲着,
坐着也没意思。
今天早上李超打算吃简单点。
摊点煎饼果子吃。
煎饼果子据说是天津的著名小吃,不过在后世,其实地域的区分已经很模糊了,管他什么哪里的美食,全国
都在吃,全国
都在,全国
都在做。
李超以前就挺喜欢吃煎饼果子吃的,事实上,李超是个吃货,不管天南海北,各种好吃的他都喜欢吃,甚至经常照着网上的教程自己学着做。
都省院里的小厨房,早已经搬来了许多李超的家什。专用的菜墩,专用的菜刀,甚至是各种各样的调味料。连灶台锅都改造过了。
把
细青盐、碱
、温水一起搅拌,待化开后倒
绿豆面
,再加点山茶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醒一会。
案板上擦点油,把醒过的面团擀成长方形薄片,再多折叠几次。
烧火,锅中放油,烧开,油炸薄饼。
李超很享受做食物的过程,不仅因为他
吃,做的过程也很享受。
可以放空脑袋,不去想那些
七八糟的事
。
都省里的官吏们早习惯了这位年轻的宰相的这些特殊癖好,根本不会有
来打扰他,反正这个厨房已经成了李超专用的了。
如今的都省中,一众宰相们其实都挺年轻的,萧瑀陈叔达高士廉也不过五十出
,宇文士及杨恭仁才四十来岁,房玄龄杜如晦都才三十多岁,而李超、长孙无忌更只有二十多岁。这么年轻的宰相们,给都省政事堂带来很多活力。
把炸的起泡的饼拿起,翻了一次面,把另一边也炸的金黄。
捞起放到一边沥
。
李超拿起一块火腿,开始切薄片。
他多切了一点,今天的煎饼果子得是所有宰相都要吃的,李世民也要吃,还要了两份。这个家伙,现在天天把承乾也带到政事堂来,让他跟着听听政事堂议事,每天上午看着承乾坐在那里,一脸懵
的啥也听不懂,还不能
动的那个煎熬样,李超就挺爽的。
小样,敢说我
儿丑,活该。
虽然他觉得李世民有点太望子成龙了,才七岁的孩子,你让他到政事堂听宰相议事,他听的懂个毛啊。
费
家半个上午时间。
李超在都省开小灶做早餐,宰相们知道后,全都要求李超给他们也做一份,不能只顾着吃独食,于是乎,李超现在每天变着花样做早餐,还得给宰相和皇帝太子们也顺带做一份。
好在自己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这倒也省了事。
反正一天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呢,十来个
的早餐,足够了。
平底锅烧热,转小火,刷上一层薄油。舀
一大勺
浆,李超用手握着锅柄,让锅子转圈,熟练的让
浆在锅底铺平。
待
浆凝固,马上磕
一个
蛋,纯正的土
蛋,绝无假冒,还是不吃饲料的,产自灞上洗澡沟,来自散养的三黄
。灞上李家出产,绝对正宗。
拿铲子把
蛋抹开抹平,让蛋白和蛋黄均匀的分布于饼面。
然后撒上早切好的香葱碎、香菜碎和芝麻。
等蛋
将要凝固时,李超把饼翻了一个面,开始在饼上刷上秘制的独家酱汁。
在饼中间依次放上炸好的薄饼、生菜、火腿片,两边包上,铲出就能吃了。
李超伸手去拿盘子准备铲出,正好看到李承乾正站在身后,眼睛直瞪着锅里的煎饼果子,还在咽
水。
“想吃?自己端盘子来。”
结果,李承乾哼了一声。
这小子还在记恨上次在赵国公府挨打的事
呢,有李世民在的时候,对李超十分客气。李世民一不在,对李超就是横眉竖眼的。
“笑话,孤是大唐太子,岂会吃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李超笑笑,把刚坐好的剪饼果子铲
盘中。
伸手递了过去。
“孤说过,不会吃这种难看的东西的。”
“真不吃?”
煎饼果子散发的香味,让李承乾肚子咕咕的响了起来,嘴里虽然说着不要,但最后手还是伸了过来。
拿起,咬了一
。又脆又香,炸的酥脆的煎饼,软酥的饼,配上好吃的
蛋、火腿片还有香葱、生菜、芝麻这些,李承乾感觉嘴里都要炸开了。
太好吃了。
连忙又是一大
咬下,埋
猛吃,再不顾半点太子形像了。
李世民刚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