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将门

关灯
护眼
第217章 天子之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赵祯听到王宁安的话,真是有些惊讶。龙腾小说网 Ltxsfb.com

“王卿,你以为此事还能挽回吗?”

王宁安满脸苦笑,不想挽回也不行,他的一片心血不能荒废了。

而且,而且王宁安不想当范仲淹第二!

翻开赵祯的历史,你就会发现这个皇帝是很面的,早年被刘太后压着就不说了,好不容易亲政,想要有所作为,大刀阔斧,锐意进取,结果文官集体不配合,把什么公务都塞给了赵祯。

起初小皇帝还宵衣旰食,不辞劳苦,以为自己苦点累点,天下就能好点,结果呢,忙活了几年,把身体累垮了,赵祯病了。

这时候一帮言官跳出来了,他们煞有介事规劝赵祯,不要沉溺色,不管国政,把身体都搞坏了,赵祯这个冤枉啊,简直没地方说去。

从此之后,他学会了低,开始任用“贤臣”,并且将天下给这些,让他们负责打理,自己专心一意做好皇帝就够了。

可是这些“贤臣”并没有带来中兴盛世,反而弄出来西夏叛,赵祯终于发作了,他果断起用范仲淹,希望老先生能主持变法,刷新吏治,让大宋振作起来。可结果呢,兴冲冲开始,凄凉凉收尾。

面对着强大的保守集团,赵祯再一次妥协了。

再一再二,就有再三再四,王宁安很怕,他真的怕了,一手主持和辽国的和谈,力推榷场贸易,假如真的失败了,放弃了,那些文官会放过他吗?

指着赵祯保护自己?

简直笑话一样,他连范仲淹都不护着,还能护着自己?

他王宁安为了身家命,为了一番心血,必须垂死挣扎,赌上最后一点筹码,务必要把和谈维护下来。

难,很难,非常难!

辽国那边为了面子,不会低,而大宋这边更麻烦,群激愤,无论自己谈出什么结果,他们都可能不买账。

榆木脑袋的言官清流,肯定嚷嚷着和辽国一拼到底,什么断绝贸易,老死不相往来……虽然士大夫们早就不种地了,可是脑袋里装得都是老农夫的被动保守思维,王宁安真恨不得把每一个的脑袋撬开,给他们来一个醍醐灌顶。

很可惜他没有这个时间,只能祈求赵祯没有彻底放弃,关键时刻,还能挺他一把,只有如此,还可能扭转乾坤。

虽然王宁安知道希望不大,但他却不想放弃。

毕竟他知道如果再不改变,几十年后,蛮夷的铁骑就会把花花世界踏得碎,后只能在故纸堆中追忆大宋的繁华……

王宁安以为自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功利心,更不会为了什么事冒险。可是真正走到了这一步,他才发现,自己和大宋已经割舍不开了。

他的亲,他的兄弟,他的事业……所有的一切,都不允许他放弃!

“微臣恳请陛下准许,也恳请陛下能约束百官,以宋辽大局为重,不要意气之争,感用事。须知道几行痛快字,几句豪气话,背后却是无数将士的生命,无数家庭血泪。微臣出身将门之家,马革裹尸,死得其所。微臣不惧死,却不想付出无谓牺牲,好不容易谈出来的结果,无论如何也不能作废了!”

万万想不到,这位皇帝竟然能铁了心保自己,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莫非说自己的猪脚光环巨大,把赵祯都给照亮了吗?

王宁安光顾着高兴,无暇体会,其实种种变化,早有迹象,六艺学堂创办,提倡务实专业,王宁安热鼓吹贸易商战,赵祯苦心研读,在东华门阅兵,抬举武的地位……潜移默化之中,赵祯已经开始纠正过去的错误。

他迁就文,是因为文能帮着他治国,可是当他发现光靠着文不够用,甚至会给自己添的时候,赵祯就开始翻脸了。

看着王宁安乐颠颠跑了,赵祯收敛了嘴角的笑容。

“文卿,富卿,朕当召见王宁安,谈过榷场的事,他所奏甚合朕意。既然君臣都认可,这就是不可更改的国策!姑且不论打的是非对错,礼部那边为什么不能善待辽使,多给一些丝绸锦缎又能如何?如果国用困难,就从宫里出。朕一年不换新衣服,两年不换,三年五年都成!还不够,就让那帮婢都光,为了大宋江山,这个苦朕可以担,但是,朕不希望有掣肘,暗中下绊子,耍手段,玩谋,想什么?眼睛里还有没有天下苍生?”

大出预料,所有都目瞪呆,几十年来,赵祯从来没有对自己的重臣说过如此重话。从文彦博的鬓角冒出了冷汗。

要说起来,文彦博很了解赵祯,这位皇帝或许被捧得太高了,真把自己当成了圣,什么时候都想维持一团和气,不愿意翻脸,尤其是对两府相公,也从来都是礼遇有加。

久而久之,文彦博也难免判断失误。

宋辽议和是大事,可相比起内政,又小了很多,文彦博以为挑起一点争端,或许没什么关系。他倒不是想彻底推翻和谈结果,因为文官们还是不喜欢打仗的,只是他们想把主导权抢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