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将来其他网络媒体上传出些不受控的言论,那也不是他的主场,三星李家也怪不到他上。
顾诚如今的生意布局,倒是不怕得罪李家。只是本着能够躲在暗处,就尽量躲在暗处的想法,能少树敌总是好的。三星和苹果持久捉对厮杀,才是对他最好的局面。
……
处理完网上的隐患,顾诚给高大松打了个电话,高大松立刻把诚品音像亲自投拍的《神雕侠侣》的详尽海外成绩报表电邮给了顾诚。
至于《金世家》因为是央视影视部投拍的,所以他那儿资料没那么详尽,只是作为合作方拿到的二手
况。
虽然如今已经不差电视剧这点钱,但毕竟这是顾诚证明自己懂行的一块敲门砖,成绩好的话,将来他进电影圈时跟大导名编沟通时底气也更足。所以顾诚还是希望强化一下“只要顾诚
手的项目肯定都
碑版权双大
”的行业印象。
专业报表的分析纬度,自然比网民的瞎扯要丰富得多。顾诚很快就看出,《神雕》已经轻松摘得了“在东夷收视率最高的大陆引进剧”和“在扶桑收视率第二高的大陆引进剧”这两项桂冠。
(注:《流星》被东夷和扶桑认为是“湾湾制片”,没有排在大陆剧里面。《还珠》引进东夷其实是02年,互联网发达程度已经高了很多,并没有丝吹嘘的那么高收视率。)
至于“在扶桑收视率最高的大陆引进剧”,居然是《金世家》,倒是让顾诚非常诧异没想到扶桑
居然还会对华夏的民国年代剧感兴趣,这一点此前从没有任何国内电视剧制作方尝试过。但实际上这又是很符合史实的,因为在平行时空的那段
子里,扶桑
因为刘菲菲的大火而引进这两部剧后,也确实是《金
》收视更好。
只不过,现在《神雕》有了权宝雅的郭襄bu加成,在最后四分之一篇幅的平均收视率反超了《金》,但前面四分之三因为郭襄没出场,所以享受不到这个bu,导致全剧平均下来之后惜败于《金
》。
顾诚自然不会在意这些细节,反正这两部剧都是他主演的。自己败给了自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与此同时,这几部剧不但拿到了“收视最高的华夏引进剧”,还毫无悬念地夺取了“东夷/扶桑史上最高收视率武侠剧”这个品类冠军,着实洗刷了一番其他东亚国家对武侠概念的认知。
高大松的报表最后,还罗列了一堆新的海外版权合作机会:由于在东夷的热播,导致《神雕》被越南、泰国等国家引进,并制作了字幕版。同时,因为在扶桑的大火,也顺带着让本剧卖到了菲律宾、马来和印尼。
这些易合同都是六月初和中旬达成的,当时顾诚还在米国,并没有过问这些小事。
因为那些国家的电视剧市场不大,电视台的广告费收也较少,所以版权卖的比较便宜,越南播放权折算下来才150万
民币,泰国、菲律宾马来也不过300~400万。至于印尼虽然有着相当于扶桑2.5倍的
规模(印尼有大约3亿
),最后的放映权反而比扶桑低了三分之一。
横扫东南亚一圈,最后也只卖了1700万,覆盖了7亿的市场。从金钱上来说顾诚也看不上这点收益,尽管有了这笔收
之后,曾经被认为“卖版权可能赚不到多少钱”的《神雕》,在本业营收方面也得到了两倍的收益率。
然而,这些消息落在影视圈子里眼中后,顿时像是发现了一条文化输出的新渠道:
原来,当年湾湾妙手偶得的《流星》案例,是可以复制的!
要想红遍东亚,就要攻陷桑、夷,拿下了扶桑,就等于拿下了菲马印;拿下了东夷,就等于拿下了越老柬。而泰国则是典型的夹心摇摆,受扶桑和东夷文化影响差不多。
东南亚十一国,天然就颇收桑、夷文化输出,以跟风那些优势文明的文化流行为荣。直接攻陷这两个“宗主国”,可比对东南亚十一国一个个对付过来快捷得多。
而在此之前,华夏企业“走出去”可是想都没敢想过直接对发达国家下毒手的。
像华为这种搞实业的,知道自己的优势只是成本低廉价格便宜,而不是技术和质量优越,不敢去桑、夷本土硬怼,都是越南菲律宾这种边角料市场一个个酒桌公关、折扣公关的。
在顾诚看不到的角落,不知有多少双娱乐圈的眼睛,眼红地盯着他的每一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