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空间也不大。在这之后他做了五年生意,终于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生意,还是想做电影。
一个同学出资让丁胜拍摄了处1作《大惊小怪》,结果票房惨败,不但让同学赔了钱,还把自己做了五年生意赚来的三十万全搭了进去。小试牛刀的失败和顷刻间的倾家
产,令丁胜感到无比挫败。
痛定思痛,丁胜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成为一个电影导演,决定重回学校补回自己作为一个导演所欠缺的东西。一年的进修班念完,他获得了幸运神的垂青,成了张然的副导演。丁胜跟着张然三部戏,对好莱坞剧本的结构,对剧组的管理,对镜
的运用都有全新的认识,他觉得自己对导演这件事开窍了。
不过《大惊小怪》的失败让丁胜心有余悸,害怕再失败,他知道如果自己再失败,恐怕以后就很难再获得单独执导的机会了。所以他这两年他一直在不停的写剧本,反复进行修改,他希望能够像宁皓拍《伤心者》那样,一炮打响。在剧本没有彻底打磨好之前,他不敢轻易拿出来见。
张然看了几页之后就愣住了,丁胜的故事也是大叔跟小萝莉。接着往下看,他发现整个故事跟美国电影《怒火救援》非常接近,如果说《疯狂的石》是中国版的《两杆大烟枪》,那么丁胜的这个故事则是《怒火救援》的中国版。
《救赎》讲述的是国际刑警李杰在执行任务时,亲眼目睹了妻只和儿被炸身亡,他
受刺激,过着与世隔绝生活。邻居有个小
孩儿,母亲是个舞
,对孩子关心不够,孩子经常到男主角家蹭饭,孩子和主
公产生了友谊。小
孩儿的母亲偷了黑社会的毒品,后被黑社会杀害,小
孩也被黑社会绑架。于是主
公大开杀戒,
平黑帮,救出了小
孩。
丁胜故事和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怒火救援》非常相似,同时又有一点老港片的感觉,在场大部分都觉得故事写得很
彩,拍出来会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
“故事很彩,有《怒火救援》的感觉,拍出来一定会很好看,这电影值得拍!”
“对,我觉得可以拍!”
宁皓对剧本不是太满意:“我觉得故事有点粗糙,故事前半段物关系铺垫不够,
物之间缺乏互动,所以李杰为了小
孩做的一切显得有点缺乏说服力!”
丁胜也知道剧本还不够完善,但听到宁皓这么说还是有点坐不住了,看着张然,道:“导演,你觉得怎么样?”
张然翻了翻手中的剧本:“故事是好故事,但比较粗糙,需要打磨。宁皓是对的,前面铺成不够。其实剧本的整体节奏是对的,什么时间出现什么节都是按好莱坞剧本的模式来卡的,但为什么会给
铺成的不够的感觉呢?主要在于小
孩与李杰的互动缺乏意义,比如故事中小
孩让李杰买冰淇淋,给
感觉就是小
孩嘴馋,对
物塑造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能不能这样安排,小
孩找李杰借钱,但李杰拒绝了她。没想到第二天,他在超市遇到了偷蛋糕被抓的小
孩,于是他出来解围,这时候才知道小
孩是想拿蛋糕给妈妈做礼物,这个互动是不是就有意思多了?小
孩的形象也鲜活了许多?
小孩的塑造对整部电影来说非常重要,她应该是既让
怜又令
同
的孩子,同时又有一些小孩子的顽皮,还有一些缺乏家庭教育带来的坏毛病。整个故事小
孩越鲜活,观众才会越心疼,最后李杰大开杀戒也才越有说服力……”
张然足足讲了十分钟,对丁胜的剧本提出了很多建设的意见:“慢慢磨,争取磨到最好!打磨好之后,再拿来给我看看,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着手前期准备了!”
“好,我会尽快把改好的剧本给你!”听了张然的话,丁胜脸上是遮掩不住的惊喜。五年了,自己终于等来了再次执导的机会!
“丁胜,我们每个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地方。你写男
戏很好,但写细腻的
感就比较欠缺,没有必要大包大揽,完全可以找擅长写感
的编剧来写
感部分,作为导演懂得与
合作很重要。”
“导演,我……”
张然挥了挥手,打断了丁胜的话:“我也是做导演的,也希望一切都按自己的想法来,但你要明白,电影创作的过程从来都是妥协的过程,尤其是商业片必须考虑观众的感受,不能由着子来。和其他编剧合作能让剧本变得更好看,为什么要拒绝呢?我和宁皓都不擅长拍动作片,这是你的强项。如果这部戏能够成功,那么《天意》的电影版就会
给你,别让我失望!”
接手《天意》的电影版?
丁胜一怔,随即脸上闪过狂喜之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