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全真教三清殿上全真七子都站在神像前,三代弟子站在两侧,目光都聚集在了全真七子面前的乐渊身上。更多小说 Ltxsfb.com
“拜师仪式现在开始。”丘处机宣布了整个仪式的开始。
这场拜师仪式主角之一的马钰开始发话了,“作为全真弟子,要知道全真教是受到太上老君遗教,秉东华帝君演教,承正阳帝君钟离权和纯阳帝君吕宾二祖传教,开宗于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重阳。来,乐渊,上前给各位祖师进香。”
“是的,师傅。”乐渊右手取过一束香,以旺火燃香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顶作揖。拜祭过各位祖师爷后,把香
在香灰里。
“好,既然已经为我全真祖师进过香,那么便开始新拜师礼吧。”说完师傅马钰坐在了上座,但是另乐渊没有想到的是孙不二也坐到了上座上。
似乎是看到了乐渊的疑惑,马钰开说道,”你七师叔清静散
,出家前是我的妻子。虽然蒙恩师点化同
全真,成为全真七子之一,但是毕竟曾是我的妻子,这拜师礼还是受得的,你把她当作你的师娘吧。”伴随着马钰的话,乐渊好像从孙不二的脸上看到一丝嫣红。
既然师傅都这样说了,乐渊当然就没有疑问,恭恭敬敬地行三叩首之礼,然后为师傅和师娘献茶,之后说道,“弟子身无长物,只得做上一碗寿面上俸给师傅,希望师傅能够喜欢。”
“呵呵,这是你用心做的,你有这个孝心,为师怎么会不满意呢?”说完笑呵呵地结过了寿面,细细地将面吃完然后将碗放到了一边的桌上。
“既然已经我道门,那么也给你好好说说全真教必须遵守的教规吧。我教开派祖师重阳真
曾著有修道戒规《重阳立教十五论》——
第一住庵
凡出家者,先须投庵……(凡出家先须投庵,身依心安)
第二云游
凡游历之道有二: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红翠,或翫………(云游访师,参寻命)
第三学书
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目,当宜采意以合心。(学书宜采意心解)
第四论合药
药者,乃山川之秀气,木之
华。……(
研药物,活
命)
第五论盖造
茅庵舍,须要遮形,露宿野眠,触犯
月。……(以丛林为立身之本;)
第六论合道伴
道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埋………
第七论打坐
凡打坐者,非言形体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静坐须心如泰山,剪除念想以定心)
……………………………
第十一论混命
者神也,命者气也。
若见命,如禽得风,飘飘轻举,省力易成……(修炼
命)
第十二论圣道
圣之道,须是苦志多年,积功累行,高明之士,贤达之流,方可
圣之道也………(
圣之道须积功累行)
第十三论超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三界也。心忘虑念,即超欲界;心忘诸境,即超色界;不着空见,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在玉清之境矣!(超越欲界、色界、无色界)
第十四论养身之法
法身者,无形之相也。不空不有,无后无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长。用则无所不通,藏之则昏默无迹。若得此道,正可养之;养之多则功多,养之少则功少。不可愿归,不可恋世,去住自然矣!(养身之法在于得道多养)
第十五论离凡世
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身如藕根,心似莲花,根在泥而花在虚空矣!得道之,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矣!今之
,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言十五论者,警门中有志之
,
可详察知之。(超离凡世)”
说完这《重阳立教十五论》,马钰顿了顿,然后开继续说道,“《重阳立教十五论》这些是每个全真弟子都必须做到的,但是作为我的弟子,除了以上的
规外,我还另有修道《十劝》——
一不得犯国法。二见教门,须当先作礼,一切男
如同父母,以至六道
迥,皆父母也。三断酒色财气,是非
我。四除忧愁思虑,攀绿
念,如有一念才起,速当拨之,十二时中常搜己过,稍觉偏颇,即当改正。五遇宠若惊,不得诈作好
,受
供养。六戒无明业火,常行忍辱,以恩复伟,与万物无私。七慎言语,节饮食,薄滋味,弃荣华,绝憎
。八不得学奇异怪事,常行本分,只要吃化为生,莫惹纤毫尘劳。九居庵不过三问,道伴不过三
,如有疾病,各相扶持,尔死我埋,我死尔埋。或有见不到处,递相指教,不得生异心。十不得起胜心,常行方便,损己利他,虽居暗室,如对圣贤,清贫柔弱,恭顺於
,随绿度
,绝尽贪慎,逍遥自在,志在修行。始终如一,慎勿息惰,心清无为是真,意净无恶是善,养气全神,常起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