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身带个侏罗纪

关灯
护眼
第六百二十七章 肉联厂的问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厂子就从天上直奔地面了。

现在越来越红火的,反倒是一些私营企业——这也是地方上常见的况,老企业因为设备落后,员臃肿,在竞争力上,反而不如一些后来居上的私营企业。

别的厂子不行,一时半会大家也都没什么好办法。比如钢厂,以前那可是个大厂,多事杂,想找个接盘的都不太可能。

倒是联厂,就有些提议,这个联厂好歹前两年还是挺可以的,是不是可以抢救一下?

怎么抢救?

真有办法的早就该有了,也不会等到现在。

于是就有个比较愣的提出,联厂虽然是老厂,不过规模也不大,要不脆打包承包出去,或者卖出去得了。现在不是不少企业都是这样,从公的变成私的,结果一下子不但活了,还火了吗?

结果这个提议一提出来,大家都是不吭声了。

为什么?

两个原因,一个是现在开的话,回联厂的领导知道自己支持卖他们厂子的话,那就得罪了。家现在好歹是个领导,厂子一卖,让他们上哪儿去?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觉得提议的,有点愣的原因。

二来就是,都知道县里有个养牛场,闹着玩似的弄了个小牛加工厂,没想到那牛还卖的挺火,现在都时不时地在电视报纸上打个小广告。

如果是单独一个小牛厂的话,那也不怕。可是小牛厂后面,还站着一个进斗金的吸金怪兽的话,那就很值得让重视了。

这种况下,一般谁来接这个联厂啊?家那牛厂虽小,可是不但背后有雄厚财力支持,还是养牛场自产自销。而联厂是买牛宰杀,然后加工销售,这一对比,竞争力孰强孰弱,还用说吗?

早些年联厂可不是以牛为主的,那时候牛贩子饭馆都是来联厂买牛,遇到供应紧俏的时候,那些买的还得找托关系送点小好处。到了后来,们手里逐渐有了钱,开始自己宰杀,联厂对于供应当地生的生意,基本就没了,更多的都是靠外地的客户。

但是这两年,连外地客户都没了,生生意是彻底没了——这原因不用想就知道,联厂没有稳定货源供应,从农户手里买牛,成本高质还没保证,根本不可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

联厂的工们有时候也会想到一个问题,本来联厂也不至于一下子就垮的,可是这县里出来个姓燕的养牛大户,才让联厂的境况愈下的——这么想也有道理,现在三岔河养牛场进牛的价格,就能影响到三岔河牛市的牛价。而三岔河乡牛市的价格涨起来,别的地方,也不可能低太多。

联厂就靠着从市场上买牛,牛价一直涨,他们的子肯定越来越不好过——但是对养牛场来说,这点价格差真就无所谓,育肥牛一比不育肥多个百十斤轻轻松松,没看现在不少贩子和饭馆,都不再自己买牛宰杀了。

如果让联厂的领导来说的话,那就不是三岔河乡养牛场影响联厂,而是应该说,联厂如今这样,全怪三岔河乡的那个养牛场。

本来联厂靠着牛,还能苟延残喘的,可你一个养牛场,不好好养牛,搞什么牛,还挖我们的技术员,价格卖的比我们便宜,名还喊什么高档牛,卖到香江的……等于是彻底断了联厂的最后一点生路。

这么想……仍然有点道理。

汤河县作为万城黄牛重点养殖区域,联厂又是老牌子的厂,那牛再怎么说,也还是有些名气的。原本别看厂里只是偶尔开工,可就靠这个偶尔开工,就够养活‘一部分’了。

现在倒好,燕老板这是无意之中,就成了断家‘财路’和‘活路’的罪魁祸首——实际上这都是明面上的理由,厂子如今这模样,心里明白的也不在少数,只不过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没说而已。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现在是们都认为,只要有燕老板这尊大神不垮台,三岔河乡那个养牛场不倒闭,联厂想起死回生,想找接手,那根本不可能?

当然,也不是真没合适的,其实大家默不作声的,都早想到了——燕老板就是最好的一个接盘手啊!

联厂给他,他也不用怎么费事,多少更新一些设备,再虽然手指缝里漏几个钱,多打几个广告,这厂子不就活了吗?

大家都想到了,这会也开不下去了——没提。

都知道焦书记比较关注那个企业,偏偏今天焦书记有事忙,没参加这个会议,那该不该提那个名字,不少都觉得心里没谱啊!

总之会议最后就给出来了这么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焦书记看到之后,不置可否地点点,考虑了一下,就让小赵先给燕飞通个气,问问他的意思……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