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韩警官

关灯
护眼
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行长”(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气!”

李晓蕾拍拍桌子,气呼呼说:“行给他们政策,邮政储蓄把吸收到的存款全额转存到行,由行按季支付利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行对邮政储蓄的转存资金给予相当优惠的利率。商业银行转存行的利率只有他们的一半,所以邮政储蓄只要吸收到资金,然后转存到行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差收。”

行怎么赚钱,行是印-钞票,他不需要赚,只要开动印刷机。

思岗想发展经济没资金怎么行?

“李行长”成功激起县领导们的共鸣,嘴上虽然都没说,心里却想着邮政储蓄“不是东西”,整个一挖墙脚的,几十台“抽水机”架在思岗各乡镇和撤销掉的乡镇集市,把思岗农村本来就不多的资金源源不断往外抽。

“农行不给农民提供贷款,邮政储蓄帮倒忙,光靠信用社行么?”

李晓蕾又拍拍桌子,痛心疾首:“我们基金会根本不允许信贷员坐办公室,撵着他们去企业了解资金需求况,看企业的生产能力和项目的发展潜力,一个个忙得团团转。信用社的信贷员在什么,坐在办公室喝茶、抽烟、看报纸。

他们不是不下去跑,是因为信用社信贷额度紧张,放弃贷款指标考核,转向存款指标考核,信贷员不放贷,也变得有些无所事事。他们无所事事,急需发展资金的企业怎么办?其它乡镇我不知道,良庄问题很严重。

到我们王总办公桌上的贷款申请有这么厚,能提他那全符合发放条件,有的授信额度还没用完。一亿三千万,听上去很多,可我们良庄产值过亿企业有多少家,超过五千万的又有多少,杯水车薪!”

良庄离县城那么远,去国有商业银行跑贷款太难太麻烦。

罗红新认为这确实是个问题,作为想一番事业,想把思岗经济搞上去的县-委书记,他一样为企业缺乏融资渠道着急,不禁微皱起眉

“从银行贷不款,我们基金会想帮忙却有心无力,他们只能想其它办法。这种事能有什么办法,民间借贷,借高利贷!扯远了,继续说一刀切。”

李晓蕾回到原来话题,凝重地说:“据我所知,从作程序上看,‘一刀切’地取缔农基会,当时主要是听取金融部门意见。作出这么大决策本应该让专家参与广泛讨论,本应该是各级党委政府、各方面、各利益方博弈、互相妥协、求得认同的过程。

遗憾的是,‘一刀切’地全部取缔农基会,当时主要听取了行、农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意见,并没有充分听取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同行是冤家,抢他们生意,他们当然要求取缔。要是镇里有权取缔金融机构,我还强烈要求取缔他们呢!”

把其它金融机构全取缔掉,基金会做独家生意,你这个董事长当然高兴,众忍不住笑了。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能不分好坏、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起取缔。”

李晓蕾长叹一气,又跟领导似的作起报告:“实事求是、按照实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党、政府所一贯倡导的原则。农村况千差万别,农基会也并不是一个况、一个模式、一样的有问题。

恰恰相反,实际况是有办得差的,也有办得好的。差得取缔掉,对办得好的,应该帮助应该支持,使之好上加好,甚至可以把好经验推广应用到其它地方。

综观古今中外,新生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基本规律:许多新的行为规范、新的习俗约定、新的制度安排、新的法律法规、新的社会变革,一开始都是源于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有了需求。

这种需求可以是生存需求、发展需求、享受需求,也可以是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等;某些‘敢吃螃蟹’的起来满足这种需求,于是出现变革,大家纷起响应,支持、模仿、推而广之。”

理论水平很高么,一套一套的。

彻底服了,暗想不愧为总-理亲切接见过,随国务委员出过访的南-港“十大杰出青年”。

李晓蕾越说越兴奋,不遗余力给他们洗-脑:“改革开放,就是民群众和社会、国家都有需求,因为在原来的经济制度下大家都没有饱饭吃。这就有了小岗村、小井村里的农民,首先起来抛弃民公社的集体生产制度,实行‘包产到户’、‘包到户’的经营承包责任制……”

从中央层面谈到良庄,从联产承包责任谈到“两个凡-是”,从小平同志谈到所有改革开放的弄儿,谈到一个又个敢于吃螃蟹的

言外之意再清楚不过,你们全县领导,思岗经济能不能发展起来全靠你们,有没有魄力,敢不敢支持“摸石过河”,敢不敢支持我们把“良庄自己的银行”变成“思岗自己的银行”!

罗红新被架得下不台。

崔丽华沉默不语,纪委书记在这一问题也没什么发言权,政法委书记同样如此。

武装部长没那么多顾忌,他考虑的是这一届党委班子不能出问题,冷不丁问了句所有在座领导最关心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