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一章 上元灯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眼看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早晨起来城里热闹多了,过年这些天,除了初一有出来拜年走动,别的时候街道上都是冷冷清清。更多小说 Ltxsfb.com

清晨时分下了一畅,天气异常寒冷,但这丝毫不减百姓出门的热

似乎城外的贼也会回去过节一般,这天城门特意多开了一个时辰,到午时才关上』过进城的百姓要出去,却要等到下午申时了,到时候会有半个时辰供,随后又会关上。

城里一下子涌进很多,大多数客栈都满,商铺也全都开门营业,此外还出现了许多摆摊,全都在为晚上的上元灯节做准备。

按照惠娘的说法,每年这一天,县城都会热闹一场,家家户户都要出来放天灯,这也是福建一代客家的上元节习俗。

天灯也就是孔明灯,用竹篾编织成大的廓支架,外面糊上纸,随后再在下方中心部位以虚的蜡烛点燃,准备放飞,其实就是一个型的热气球,飞到高空后若是能越得很高很远,说明所寄托之事便有可能实现。

在福建客家的聚集地,几乎每家都会制作天灯,不过有许多明的,会提前制作漂亮花哨的天灯趁着上元节这天贩卖,生意还很不错。如果条件许可的话,们还会在天灯上写一些寄托对远方亲祝福的话语。

惠娘老早便准备好了东西,两家合伙做一个就行了,毕竟天灯的结构还是有些复杂,一家中只有惠娘会做,也只有她有心思做这个。

等制作完毕已经是晌午,写字的事就给沈溪来做。沈溪把寄托了全家愿望的话写在薪条上,挂在天灯下缘,就算是大功告成。

到了下午,消失了两天的沈明钧终于回家了,但还没停留一个时辰,又说王家那边上元节忙,匆匆离去。

周氏骂骂咧咧,其实是责怪沈明钧“不解风”,她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是等沈明钧回来能好好陪她,结果沈明钧又跟以往一样来去匆匆。

沈溪这两天都没见到王陵之。眼下械,m.

吃过晚饭后,惠娘和周氏便带着一家出门。

宁化县城被翠江上游的西溪分成城南和城北,两边由寿宁桥和龙门桥相连,其中龙门桥于二十二年前由本县义民伊彦忠倡建,八年前宁化连降十天雨,洪水泛滥成灾,县城受灾严重,两座桥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西溪经过宁化县城由东南再向东北蜿蜒数里,与东溪汇合,便成为闽江上游重要的支流翠江。

为了确鼻池安全,宁化县城在西溪上设有南北两道水门,每道水门均由三道铁栅栏组成,分前栏、中栏和后栏,由河两岸城墙塔楼上的士卒控制开启。若有商旅沿闽江溯流而上,直驱县城里的码,进水门时会缴纳一笔不菲的费用。

无论是上元节放天灯还是中元节放河灯,城里都会聚集到西溪边来放。

当天天空下着些,河面上结了冰,但因为冰层不厚,没敢下河。

河两岸密密麻麻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天灯要等到特定的时间一起点燃,据说这样才会显得心诚,所有一起许愿方能令老天爷受到感召。

多,孩子也多,大都仔细看着自家孩子以免掉进河里。西溪宽度约六七十米,最处五六米,掉进去非常危险⊥算闽浙这边的孩子大多会水,但这大冬天的掉进冰窟窿里也是出不来的。

随着更鼓敲响,甲夜到来,终于可以放灯了。

先是三三两两,到后面几乎是同时,所有天灯都被点燃,陆陆续续往天上飞,那一片片花纸装点的五颜六色,就好像给天空也穿上了新衣裳。放飞天灯的,都站在河岸边,虔诚地向老天祷告,这一刻整个县城一片寂静。

放过天灯后,西溪边渐退,许多都涌向街道逛夜市,沈溪也跟着惠娘和周氏,到夜市上看了看,那些临时搭建的摊位上,大多卖的是吃的和玩的,期待中的舞狮舞龙、踩高跷、猜灯谜之类的娱乐活动并没有发现,这跟他芋中的上元灯节大有不同。

这天衙门的很紧张,放天灯容易带来火灾,那些在天空中飘飞的天灯,指不定会飞到哪儿去,很多在升空之后北风一吹就会倾斜燃烧,像是火球一样掉落下来。

回家之后,沈溪特别留在院子里,观察有没有这样从天而降的“火球”,但显然他多虑了,这年的天灯质量很差,那些飞上天的天灯很快就会被大风吹熄,兼之纸张质量不好,就算烧着了落地前也会烧得净净。

“猩,快进来,有年糕吃。”周氏的声音传来。

“哦,我这就来。”

沈溪回到温暖的屋子,很快两家包括三个丫鬟在内,便团座在八仙桌前,一起吃汤圆。

惠娘吃了两个汤圆便放下筷子,脸上隐隐有一丝担忧:“明天新铺子那边要开门营业,希望生意能好起来。”

周氏在旁边应着,作为药铺的二掌柜,周氏对做生意没有太多建设的意见,她想的只是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

吃过汤圆,惠娘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