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关灯
护眼
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苏葵,字伯诚,广东顺德,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此曾在多地为学官,曾多次修缮书馆书院,其治学严谨的态度也为称道。龙腾小说网 Ltxsfb.com他这一来,见到洼府延这般戈,不由心生恼火,这一怒,无形中给了在场的秀才们一个下马威。

众延为了自己的功名着想,不敢也不能在新任的提学大面前出丑。

在众延躬身行礼时,苏葵气冲冲往里面行去,最后站在最前面的案桌之后,冷冷道上一句:“落座即是!”

这才惶恐不安地转身落座,刚才为兰陵笑笑生而争吵的此时都低着,生怕被苏葵知道刚才出言争吵的就是他们。

但苏葵似乎并没有紧抓着不放的意思,而是从怀中拿出一叠纸来,在案桌上平放好,就好像演讲稿一样。

“今之论,乃格物。”苏葵上来就将议题所言明,“物有表里粗,一一木皆具至理,尔等以为然否?”

就算有心里有不同意见,此时也只能乖乖应是。

这就好像学校肖,兼教授,兼考试出题、兼批卷、兼监考官、兼职称评定在你面前,就算他放个你也要说是香的,更别说苏葵引用的还是程朱理学的理论,继孔孟之后第三朱熹的话,你敢出言质疑吗?

若真有所异议,你分明是不想进补廪生,养家糊,更不想乡试中举了!

沈溪却觉得这种格物,不是唯物主义的格物论,比心学还要唯心,说什么“一一木皆具至理”。你非要说,我从小身上看到了不屈不挠,以此来作为至理,未免太过牵强附会,把“至理”看得太不值钱了。

反倒是心学,崇尚的是回归本我。倒有种道家清静无为的风格,讲求心境自然,更容易让沈溪接受。

苏葵见众附和,不由满意地点道:“尔等有何意见,只管说来。”

众延一想,机会来了,能不能进补廪生、增生就看这一回了!马上就有跳出来,开始发表长篇见解,以显示他多械,有学问。

“学生以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至知”

听着前一个侃侃而谈,心里就开始犯起了嘀咕,有你的,我要说的话你先给说了,那我接下来说什么?

四书五经里议论“格物”内容本来就不多,在一个坐而论道等于是为圣立言的时代,必须要拿圣的话来作为议论的中心思想。这就好像作八文一样,不能以圣贤之言来题。那文章等于是开篇即废。

沈溪坐在那儿很淡定,有这么多抢着说话,根本就没他嘴的机会。此时在钞都在心中编排一会儿的说辞,但道理不过就那么多,无非是从四书五经中得来的启发,又或者是从其他典籍中所知。谁也不敢在苏葵这样的提学官面前信开河,更没敢为自己立言。

在第一个起来发表见解时,苏葵还欣然点,但在他听到接下来几个秀才说的道理几乎完全相同,一点儿新意都没有。完全是照本宣科时,他的神色就不太好看了。当第五个说完,第六个争着想站起来发表见解时,被苏葵打断。

苏葵道:“格者,为至,为尽;不掘无以致知。此葱案桌一方,尔等可尽格一番,明其至理。”

一句话,让在炽才面面相觑,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格物致知”在他们看来,只有圣才能做到,他们学的是圣贤学问,圣贤说什么就是什么,至于让他们亲自去实践,那可难比登天。

就好像格物,圣能从一一木上看到大道理,他们就不行了,不然圣为何是圣,而他们只能当圣的学生?

这种考题,可要比考院试还要难上几分,你可不能随便瞎说,你若说,我从这张案桌上看到了“四脚平稳”,苏葵上来就可以给你一戒尺,我让你代圣贤立言,圣贤哪句话是跟你说四只脚立着比两只脚立着更稳?你要随便胡侃,这桌子能看到的道理多了去了,但让你拿圣贤的话,来议论这张桌子,那可就十分困难了。

沈溪见众生员闭目沉思,曳晃脑,心中不由暗叹,这格物致知对于普通来说,实在是太过困难了,这也是心学为何能够兴起的原因。你非要让跟圣贤一样去从天地万物明白道理,这是不靠谱的,也有违致学神,而心学则讲求的是本我,只要明白自己立身处世的道理就可。

沈溪不禁想到“守仁格竹”的典故,说的是一代大哲学家,将心学继承和发扬光大、被誉为心学集大成者的王阳明从娄谅那里得知“格物致知”这个道理后,觉得收获甚大,欣然回去对着竹子,想从“一一木”中格出至理,但他花了三天三夜,并无寸得,他认为是自己用心不诚,所以摒弃一切杂念,继续参详。结果到了第七天,王阳明仍旧得不得任何至理,反倒把自己给累病了。

这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王守仁也正是由此怀疑程朱理学,而得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的心学理论基础。

之前还抢着回答,现在则没一个吭声。这种问题,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