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边军一小兵

关灯
护眼
第486章 激斗(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用双腿,就可以驱使控制马匹,这样两手就可解放出来作战。

……

谢一科同样检查自己装备,很快的,他左手持铳,右手持上一根马槊。

放眼过去,各夜不收使用的兵器五花八门,长短皆有,不过很多同样使用马槊。

马槊是马上搏击利器,与长矛不一样,槊杆普遍具有良好的弹,在冲锋刺中敌时,槊杆会向上弯曲。吸收掉部分冲锋的能量。而且瞬间槊杆还会回弹,将敌尸体弹走,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否则那种硬质的长矛马枪,冲锋攻击到敌的时候,那巨大的冲击力,就不定就作用在骑士的手上,一不小心,这手就废了。

这是东方兵器与西方不同之处,可以避免西方骑士那种因巨大冲击力,导致不得不丢弃长兵器。换成剑的一次用法。

当然,马槊如此优良,制作时也颇为不易,槊杆皆是竹成篾。搓成一小杆后不停漆油,漆一层晒一层,晒再漆,一直漆晒到合适为止,刀剑砍上去有铿锵声响,方才截出需要的长度。

然后装上槊,尾上装上铜锭,由尾部前往槊身三分之一处悬绳,如此槊身平衡,一杆马槊。也才制作出来。

因为制作复杂,靖边军中,也没装备多少,放眼明军中,一般也是将门世家出身的武将才有使用,劣质的马槊不算。

当然,白蜡杆也有马槊的优点,然比起马槊,白蜡杆更加难得。天然的白蜡杆偏软,不适合做枪杆。只有特意种植才行,还需溜直,没有疤痕和虫眼,珍贵程度,也只有明军中一些高级武将才有。

眼下靖边军的骑兵及夜不收。己经算是大明使用马槊最广泛的军队。

不过马槊使用的技术含量也很高,快速运动中的瞄准与抢先、刺击目标以后的脱离、刺击的度与角度等等。都饱含众多的学问,等闲等,发挥不出马槊的威力。

除了靖边军的夜不收,还有骑兵中的悍卒,一般的骑士,都不得装备。

……

看对面的鞑子己然离得不远,不到二百步。

此时天色大亮,更看清他们的样子,个个髹漆的铜铁盔之下,是一双双戾的眼神,他们持着各样兵器,或虎枪,或挑刀,或狼牙,或重剑铁鞭等,腰间佩着巨大的弓箭囊。

黄色的对襟泡钉棉甲上,皆是油污汗渍种种,这是因为长年的汗渍浸染下,可以有效加强棉甲的防护力,所以很多鞑子兵,多年都不清洗棉甲,不过那些牙喇与葛布什贤兵,倒是个个盔明甲亮。

看那些正黄旗的鞑子兵,不愧为上三旗的战士,个个彪悍,马术更是良无比,想必会有一场恶战。

谢一科狠狠地呸了一声:“妈的骚鞑子。”

回顾身旁的兄弟,个个准备完毕,看着对面的清骑,他们脸上皆带着狞笑,杀气腾腾的,没有一个有紧张担忧之色。

回过来,谢一科大吼:“兄弟们,让那些鞑子,看看我靖边军好汉的厉害”

他狂叫道:“杀

催动胯下马匹,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杀

众夜不收怒吼,马蹄滚滚,三十余,紧随谢一科冲出。

其中,揭一凤在谢一科右侧,马子仁在左侧。

与众一手持铳,一手持着兵器不同,揭一凤仍是持着铁锤盾牌,他习惯了冷兵器,对使用手铳火器的,向来不感冒。

留守的大丫等,则纷纷将自己的马匹围成圈,他们躲藏在马匹之后,五中,倒有三杆的鲁密铳,还有众多的燧发手铳。连内层的那些伤兵们,一样取出自己的手铳在手。

……

对面怪叫奔来的鞑子兵,似乎也感觉到这部明军的不同,他们奔腾的速度开始放慢。

看对面明军的况,他们眼中都现出疑惑的神,明军少,这边多,他们竟不害怕?

由不得他们不疑惑,那些明国哨骑,相同数量时,遇到他们这些大清勇士,罕有不快速奔逃的。

这一带的明军中,不论是明国总兵曹变蛟的麾下,王廷臣的麾下,或是辽东总兵刘肇基的麾下,相等数时,皆不敢对战。甚至有时明军数是他们二、三倍,也一样闻风奔逃,而这些明军……

他们叽里咕噜的,用胡语谈。

待明军抢先出击,狂吼冲来时,很多明白过来,吼道:“是靖边军,明国的靖边军。”

立时这些清兵骚动起来,确实,是靖边军,也只有靖边军的夜不收,才不会畏惧他们大清国的哨探,敢以少打多。

明显的,那些明军虽皆着当地军户百姓打扮,不过彪炳,各手上,还持着手铳,备有多马,如此多的手铳马匹,只有王斗的靖边军,才广泛装备。

靖边军威名远播,便是这些正黄旗的哨骑们,心下都有一丝畏惧。

而且明军抢先出击,声势不小,要不要迎战,这瞬间,他们都有一些犹豫。(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