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来,大夏帝国庞大的军事力量一向分为四大部分。
人数最多,但是战斗力也相对最弱的是“地方卫戍部队”,它们驻防在各个地区,并担负起保障本地区安全的任务:其主要作用是抵御一般悻的小规模
侵,或者是镇压所防卫地区的盗匪与叛
:其士兵的主要来源是每年应服役的农民,一般来说每三年所有的士兵就会更换一次。这一类的部队其指挥权力属於地方行政长官,并通过该长官向皇帝负责。在当前的形势下,由於帝国内大部分的地方行政长官仍然向皇帝效忠,所以这类军队也绝大部分忠实於皇帝。这一类部队总人数估计在一百万左右。但这类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一般也只能用於镇压人民的反抗,在战争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是实在有限。
人数次之,但是战斗力相对有很大增强的,是所谓的“常备军团部队”。这些部队是由从帝国的“地方卫戍部队”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军人,甚至是职业军士组成:以军团为单位,一般都是驻守在边疆地区或者是战略要地,负责迎击大规模的敌军侵袭。在
侵邱特一役中被完全歼灭的“黑鹰军团”,还有妃青思现在统率的“南方军团”都是属於这一类的部队。此类部队一般来说训练有素,装备米青良,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可以说帝国军力的基础。
在帝国军队历次与周边蛮夷国家对抗的战斗中,“常备军团部队”均扮演着主力角色。这一类军队中,有接近一半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