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1617

关灯
护眼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说定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我想这一仗打完之后,我们自请在哪里驻扎的事。”

“这事还能我们作主?”卢四感觉好笑,对张彦升道:“你这是中了哪门子邪?”

“不是。”张彦升摇道:“上和我说了,打完大仗,各部在短期内会分散驻扎,主要是几个方向,一个方向是跟着开拓的先遣队往北,听说城是顺着脑温江一路北上,在脑温江和松花江的界地方,大约在这里一千五百里左右,先遣队已经开始陆续集结,准备往北方前行,会有很多小部族的当前导,但越是北上,危险肯定就会越大。”

“这事我听说过。”卢四放下书,神色凝重的道:“我也考虑过想加先遣队北上。”

“你和我想一块去了。”张彦升脸上露出兴奋之色,挥拳道:“丈夫处于这般的境地,当然是要为国家开疆辟土,重现班超故事才是。城当年是都司的核心地带,恢复此城意义相当重大,另外还有两条一直到库页岛和极北之地的驿道,暂时没有能力修复,但可以用先遣队来打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事!驿道,还有城,恢复的话,大明失掉的荣耀,咱们和记就算是又拿了回来,而且咱们和记不象大明,占着了就一定有便宜可拿,才不会拿自己的钱去贴补那些王八蛋,弄的自己穷,贴补不起了就只能放弃,这亏本买卖张大才不会。”首发..

卢四笑了一下,说道:“沿着各条水道北上到城,还有大明当年最重要的造船基地呢,大明总兵曾经在那里摩崖刻石纪念,听那些部族的说,刻石现在还在。”

张彦升道:“那不是和窦固勒石燕然一样?听说驻漠北的部队正在派寻找窦固刻石。”

“一定能找到。”卢四道:“水道刻石,我也想去看看,那还是洪武年间的事,我们大明先祖们揭竿而起,斩木为剑,把蒙古从中国赶出去,又一路北上数千里,占据大片的地方,洪武年间的国力,太祖高皇帝的军政能力,真是令悠然神往。”

张彦升道:“听说往的水道是为了造船?”

“没错啊。”卢四道:“因为沿江两岸都是巨木,驾船沿水道一路北上,砍伐北边的巨木造船,放船而下,相当的节省力,几千就能造出很多战船出来,当年北方水师的船只,几乎都是在脑温江上造出来的,最不济,也是在等地砍伐巨木造出来的。我们和记现在在宽甸一带就有专门的伐木员,砍下木从鸭绿江放出海,然后捞上船直送台湾。”

张彦升点道:“这个我也知道,福建湖广那边都没有什么大木了,而且山中砍伐运输相当困难。”

卢四悠然道:“很简单的事,你在湖广砍下来,还得陆路运到海边,咱们这边可能在山里砍也困难,但可以从江出海,再从大海一路到那边的港,相比较之下还是容易的多了。”

“不说这个了,”张彦升道:“北上是一处,去台湾也是一处,不过我考虑过了,我打小在原长大,骑马赶路我不怕,钻密林走原不在话下,叫我坐几个月船,或是成年累月的在海上我实在有点犯怵,还是留下来的好。还有一处就是往西北,到尔虎原的西边,和蕃骑配合,剿灭那些极北的蒙古,也是俄罗斯说的布里亚特蒙古,同时也挡住俄罗斯,不叫他们继续东进……卢四,你说说看,你打算往哪儿?这几个地方,需要青年军官带着少量的骑,可能很艰苦,不管是北上还是往南方台湾,或是西去,总之都是兵站和补给点不完全,很少能得到后方支持的地方。对我们这些一直在商军团内听着军令打仗的来说,也算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张彦升看着卢四,认真的道:“我想咱们在这个年纪已经有这样的成就,总归还是想要继续往上走的,如果想混,留在大部队里就行,如果想得到更多的战功,继续很快的往上走,挑一些危险的地方,打报告请调,多半都能成功。我知道现在已经有很多在准备请调了,咱们要走的话得赶紧的了。”

“要是我们走的话,部队谁带?”

张彦升一征,看了看帐篷外四周的军们,这支部队是他的老中队加上另外调来的部队组成的,几个月时间组合起来,指挥上已经相当的纯熟了,张彦升几乎认得每一个士兵,对他们相当的熟识,也投注了很多感和心血在这支部队上,从感上来说,他当然舍不得,可是从理智来说,离开才是对自己未来前途最好的决定。

张彦升缓缓道:“北上需要,但也不能负担太多,我估计我们最多能带走一个中队,甚至不满一个中队,肯定要挑选主动愿意跟我们北上的老兵,要锐劲卒。其实说真的,北上最多不会超过两千,猎骑兵和枪骑兵才是主力兵种,上之所以在各处选拔青年军官跟随北上,估计还是打的锻炼军官和士兵的主意,中再选,能在北边那种艰苦环境里锤炼出来,估计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吧。”

虽然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不过张彦升还是略有些紧张,不管怎样,城现在就在一片荒芜之中,恐怕连明初的形也不如。明初时也就是元末,元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