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之动力帝国

关灯
护眼
第53章 真不是在钓鱼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就是风2,现在改成了风21,明显表示研发中的新坦克是对着21世纪去的,野心很大甚至是明晃晃的昭然若揭。

在坦克三视线图的两边,用大号字体写着一连串的数据,被震惊之后的梁远怀着极大的兴趣把这两排数据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战斗全重51吨,车长9.8米,车宽3.5米,车底离地间隙0.38米,125毫米滑膛炮,焊接式炮塔正面安装模块化大倾角楔型装甲,最大公路行驶速度75公里/小时,内部油箱1260升,最高行程485公里~~~。

梁远还不知道,考虑到燃气机油耗问题,朱雨生增加了车体厚度把原本0.46米的离地间隙变成了0.38米,省下来空间通通变成了油箱。

对于军来说,谈武器能什么的几乎就是最,特别是不用考虑预算的时候,简直可以爽的飞起。

自从这张图挂在墙上之后,两位基斯坦陆军军官暂时就出于类似的状态。

很明显这个图方案应该是朱雨生刚刚从包那边带过来的,由于铁岭基地这边除了动力实验别的工作基本不能做,朱雨生大部分时间都不在这里。

不过两位老为了得到燃气机运行的第一手资料,选择了在铁岭基地蹲点,这也就是李远玲领导的华晨异常自信,换个共和国国内别的厂家绝对不敢这么,当着客户的面测试万一产品总掉链子岂不是砸了招牌黄了买卖。

当然,华晨敢这么做的底气是宝石在长征三上那一系列数据打底,虽然铁路上的营运环境从极端角度看比不上坦克越野,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宝石动力包在长征三上的运行可不是几个小时的事儿,跑长途测试24小时昼夜连轴转经常遇到,在铁轨上长期接受咣当咣当的那种周期震动,综合比较绝对不会比越野轻松。

两个军官应该是看过北方工业以前出的新坦克方案,问了朱雨生几个问题之后,也不在原来的位置坐着了,两一起走到挂着图的墙边,好像门神一样站在图纸的左右两侧,拿着手中刚刚做记录时的钢笔,对着图纸上的线图问了朱雨生一大串问题。

由于绪兴奋的缘故,两个老的语速明显加快,梁远只好收拾绪,把VT4什么的固有印象丢在一边,集中力对应翻译问题。

这场略带几分产品发布会质的技术流会一直持续到晚上五点,总工程师朱雨生才满足了两个好奇宝宝一样的老军官。

当朱雨生宣布这场流会结束后,很明显,两位基斯坦陆军军官对朱雨生带来的新坦克方案异常的满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走出会议室的正门之后,还不忘对朱雨生竖起的大拇指表示敬意。

看着两个老离开了会议室的远去,梁远揉了揉有些发紧的额,放松着刚刚因为全神贯注翻译工作所导致的大脑紧张。

“大少,我们的工作还不赖吧。”

赵天时收拾完桌面上的资料,微笑着指了指挂在墙上的风21坦克三视图凑。

“岂止是不赖,我刚刚见到图纸时被吓了一大跳,图纸上的东西和外边那几辆五个子的一比,简直就像外星产品一样。”

以某的年纪和梁远竭力建立的企业文化来说,根本没法装什么沉搞什么喜怒不形于色,因此梁远从不吝啬对下边的夸奖。

“赵哥,虽然我对陆地装甲车辆了解不多,但从刚才朱老和两位基斯坦军官之间的流分析,那张图上的坦克指标应该说相当的高了,最后可能完成么?”

“指标能不能完成主要还是看我们,就坦克动力国际上的发展趋势而言,动力承包商负责传动体系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在基斯坦这个项目上朱总打算和国际接轨,把整个传动部分也分包给我们。”

“别的不说,最起码华晨的设备就好过包那边的北方工业无数倍,一些传动部件上的特种金属冶炼,我们能轻飘飘的找北车完成,换成北方工业出,大少看梁总有没有心搭理他们。”

梁远哈哈一笑,也觉得已经要忙疯了的小叔,不可能有心思搭理什么基斯坦的坦克项目。

“由于基斯坦那方面还没锁定技术的缘故,关于传动部件的合约朱总师暂时还没和我们谈,不过我听朱总师透露,由于印度下一代主战坦克已经下线的缘故,这次基斯坦国内下了务必达成的决心,寻找一款能对抗阿琼主战坦克的新装备。”

“由于阿琼的指标十分的高,所以这个合同一旦拿下来获得的利润会非常丰厚,据朱总师分析这笔单子很可能是数亿美元的合同。”

听赵天时这么一说,梁远也隐约想起来九十年代基斯坦好像和乌克兰签了一个大合同。

“我说朱老怎么选了这么一个高难度的新方案呢,原来是盯上了基斯坦下一代主战坦克的整体换代。”

梁远想起上辈子的印度,向来喜欢把装备指标定的高高的嗜好,比如布朗运动型烈火导弹,光辉战斗机什么的,光看数据绝对吓死周边一大堆国家。

梁远和赵天时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