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之动力帝国

关灯
护眼
第199章 智商税(十)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经决定远嘉不进传呼产业成品的生产和销售。”

“港基集电会以优惠的价格提供全自动的传呼外壳生产线,集成了传呼所有功能的标准电子基板,已经调试完毕的晶显示屏,只要配上振动电机、铝制天线、橡胶按钮等散件,一个熟练的组装工就能生产出领先全球的汉字显示寻呼机。”

“科技园在传呼项目上花费了三年时间,至少投进去了十个亿的费用,单单国内每年就有四百亿的终端市场,现在大都打包丢给你们,宁雷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唐婉有些不满的问道。

经过三年时间的迅猛发展,港基集电旗下已经聚集了接近五千名来自海外和国内各地的员工,其中接近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二负责港基集电晶圆生产线的维护和改进,剩余部分负责港基集电自有芯片的应用开发。

围绕着C2、C3通用芯片、F2数字通讯芯片,经过三年时间的艰苦努力,港基集电已经基本掌握了基于C2芯片的小功率流电机调速、基于C3芯片的分布式数据工作站、基于F2数字通信芯片的无线通信网络构建等三大主要成果。

类似空气净化器、无叶电风扇、行通道分流的翼闸开关,汉字寻呼、全自动低压电器管理系统等等都是这三大主要成果的附属产品。

当然,港基集电能拿出如此丰硕成果,梁远在力成本的支出上也毫不手软,不去计算苏良宇、简至康、王欣、于飞扬等研发骨用美金和期权才能完全统计的工资标准。

科技园最基础的普通研发员的工资已经连续三年火箭一般的三级跳,从科技园刚刚成立时的月均三百涨到月均五百继而涨到月均千元。

九十年代,梁远成功收购了怡和最近一次远嘉大会议开完,普通研发员的月均工资已经涨到一千五百元,这个标准哪怕放到共和国的改开前沿特区圳,都是各企业的中层骨英才能拿到手的工资水准。

在远嘉大会议上梁远承诺,美国硅谷的员工待遇将是港基集电未来的努力标准。

唐婉所言港基集电在传呼研发上三年投了十个亿,可以说是只少不多没有半点的虚假水份。

“光港基集电就五千了?怎么发展得这么快?”宁雷十分惊讶的问道。

远嘉大会议和一般企业的年终会议略有不同,虽然会议主题天马行空少有限制,但在会议上基本没习惯的描述我们部门拥有多少多少员工,完成全年销售额多少多少等数据,会议的重心往往都倾斜向技术领域。

因此宁雷年前虽然跟着梁远参加了不少大会议的议题,但对港基集电的员工总数还没什么印象。

“如果招聘国内员工,中科院就是远嘉在力资源上最大的后台,在海外小远大额参了一家全球最顶级的猎公司,只要待遇跟得上,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当初,我把联航的第二基地放在盛京,公司里不少都认为我在瞎指挥,联航主基地在首都,哪有第二基地距离主基地不到一千公里的,连我以权谋私的猜测都出来了,现在看看这才过去多久,最多再有一年半,单凭远嘉关联企业的员工联航就能保证盛京线路的盈利。”

唐婉语气很是自豪。

“宁雷我和你说,要不是以前小远答应了你和老梁大哥用实际行动作出先富带动后富的表率,就算是我都不可能答应小远主动放弃利润丰厚的传呼终端市场,小远拿邮电部当回事,在我眼里邮电部可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大衙门。”

“美国的摩托罗拉能在邮电所里摆柜台,港基集电同样能在邮电所里放销售专柜,我看谁敢拦着试试。”

唐婉瞪了宁雷一眼,用略带嘲讽的气说道。

对于梁远的决定唐婉其实是不赞同的,在唐婉看来,随便拉上部队,国安,铁路,中科院出来站台,现管电信产业的邮电部还真算不上什么无法逾越的难关。

当然,唐婉先把远嘉放弃传呼产业丰厚利益这件事摆出来,也是为了一会顺利的向宁雷推荐某的智商税计划。

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既然国内都是志同道合的同志不好意思下手,那收拾以前的民公敌蒋匪帮宁雷总不好意思不答应了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