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工科生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贞观三年长安纸面户是一百一十万,张德估算了一下,就按纸面来算白糖消耗量,一年最少一千一百万斤。龙腾小说 Ltxsfb.com这并没有把渭河平原的其他地方算进去,仅仅是长安一地。

按照东宫内坊局这群有良心的民如子小官僚的作风,三百文一斤绝对是呕心沥血跳楼价。史大忠这个明年退休的老太监,今年狠狠地捞一笔,不然白瞎割了裤裆里的二两

再说了,这是皇帝陛下对他的信任,他能随随便便贪污吗?当然是合理合法地收取一点点辛苦费,然后漂没一些底下的差旅钱,倘若有再敬仰他的品节,送点地方上的土特产,也不是他能够阻拦的。

下官们的拳拳敬仰之心,让赞叹呐。

只要老张那两间小作坊运转的还算得力,光长安一地,一年毛收就是三百多万贯。李二要是厚颜无耻把成本往姓张的姓卢的姓程的等等臣子身上一摊,这特么净赚一百五十万贯绝对没问题。

京兆府多大规模,渭河平原又有几个是苦哈哈的地界儿?

要不是怕的五门七望的跳脚,河南府李世民本来也没打算放过。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听着好听,实际上除了秦皇汉武外加一个大魔导师光武帝,谁也没言出法随的能耐。

隋文帝牛不牛?政治手腕无出其右者,结果改个都城名字,差点和关陇门阀打一场。臣子有好处才叫臣子,没好处那叫反贼。

手里有俩糟钱的关中父老们最近学着败家,火脾气的关中婆姨本来准备抄着擀面杖得让娃他爹知道啥叫家风淳朴,但白粽子沾着白糖吃一,特么比戴了钻戒还听话。

食色二字,真是很难说清楚。

在广州喂蚊子的冯盎一回捞着大买卖做,其实老家伙是个实诚,当年手底下的白痴劝他别鸟李渊,自己效仿赵佗做一做南霸天又何妨?老家伙呵呵一笑,对底下说他这辈子啥没享受过?何必自寻死路?

于是前几年所有都说他要造反,结果别说上了位的李世民当那些话放,连李渊都说这老家伙要是有造反的胆子他三天不吃饭。

然后果不其然,谣言震天响,冯盎依然在喂蚊子。

此时的岭南,也是穷的不行,山区府之中,各主蛮主又觉得汉贼特么明,就喜欢骗他们这些淳朴山民。于是动不动就包围府城县城,搞不合理的上访活动。

李大亮杀了一批之后,就北上去凉州杀另外一个族群的。留州的冯盎没怎么杀,老家伙骑着马跑那些主蛮主面前就问了一句:你们还认得老夫吗?

这些非法上访的主蛮主立刻把刀枪棍往地上一扔,跪着叫道:冯公,小知错矣。

然后岭南这两年都挺太平的,反而黔中道经常有獠搞个大新闻,让防不胜防。

其实冯盎也是勉力维持,此时诸苗诸蛮讲道理只有两样,一是刀子,二是钱串子。前者冯盎不缺,关键是后者。

正苦恼呢,老家伙一听灰糖还能变白糖?特么老夫也要试试。然后白瞎了几千斤灰糖后,冯盎放弃治疗,决定还是老老实实做供应商。

于是他就把服帖的主蛮主叫了过来:今前来,吾有一言,诸君请听……

然后蛮子们一听,啥?甘蔗除了啃着吃吃味道,居然还有这等好事儿?特么还能换钱哒?

于是眼睛一亮的蛮子们也不是傻,连忙给冯盎跪下:冯公之恩,再世父母,无以为报也。

然后感激涕零的蛮子们就回去召集族,赶紧的开垦土地种甘蔗。粮食?再说吧。

岭南民心大定,这事儿上了大朝会,点名表扬。然后广大民族混居地区就开展了“学习冯盎好榜样”的活动,争取年内做到搞活经济解决温饱,让蛮子们彻底服帖。

大宗商品的好处在于容易调动社会劳动力分配,岭南像样点的耕地都在汉手里,那些个苦哈哈的蛮子,其实也不是真的天生反骨,穷疯了还能怎样?说到底一句话:造反有理。

当然造反有理这事儿不能跟李董说,李董要的是疗效。白糖除了让在端午节吃粽子装之外,李董手底下的能也没闲着,魏征趁李董刚在榻上躺下,掀开被子就兴奋地搓着手:陛下,臣有一言……

那一夜,皇帝连哀嚎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幽怨地看着亢奋的魏征在那里开温彦博。

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置阿史那思摩现在管着的那群,劼利这只死狗没什么卵用,重点就是剩下的那些突厥狗,到底学会老实了没有。

总体来说大前提有一个,突厥佬不可信。在这个前提下,就是路线问题。温彦博是根据此时的大唐财政来说话,一夜连御数这当然牛了,但连御几十万突厥,铁打的小丁丁也要和岩浆一样滚烫。

所以老温出于不能空耗民力就为了皇帝一个爽的做法,认为要效仿后汉纳匈,把突厥安置在河套地区,然后提防北边可能兴起的其余游牧民族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