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重剑,身边的各种物体皆可为剑,相对重剑更加灵活。
第五步,无剑无式。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
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四十岁后,渐近知天达命的年纪,也正是渐近“无剑”的时刻。此时,独孤求败依然无敌于天下,可说已经感受到了独居顶峰的那份寂寞。当
已经完成了一生的夙愿、达成了一生追求的目标之后,其实,
生也已经基本到了尽
。这个时候、这把年纪,
还有什么追求的呢?还有什么欲念呢?没了,也不应该有了。如果都到了此时,还存欲求,必为贪欲妄求。
这时的独孤求败,已经渐渐到了无欲无求的时候,放弃手中的剑,只是时间问题。知天命之年,就是到了这个年纪,已经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归位了。后来,独孤求败埋剑葬剑,便是知道了自己剑的生命,已经到了终点。“无剑”便是如此。“无剑胜有剑”,在武学上,可说是至高无上的修为,在
生态度上,同样如此。
当然了,所谓的无剑,不一定就指的是无形剑气。知天达命,便是收放自如、随遇而安的生观。同理,无剑也是随心所欲、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境界,不需要剑,不代表就一定没有剑。只是没有用剑的理由而已。无形剑气也罢、以掌代剑也罢,都是一样的意义,并无长短高下之分,只有手段方法各异。
六脉神剑固然纵横万里、无往而不利;而黯然销魂掌也同样是震古烁今、气象万千。这两项神功,谁也不一定比谁强。这是不需要比较的,因为二者都已到了“无剑”的境地。唯有收放自如、随心所欲,方为“无剑”;物我两忘,于于事再不执著,才是“无剑”。
与独孤求败最后的“无剑无式”一样的,“不之
”的纪昌死后,整个邯郸城内的武士们都耻于张弓舞剑,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纪昌箭术之强。
其实,要说顶级高手的境界,都是差不多的。正如养由基“调弓号猿”一样,只是张弓搭箭、瞄准白猿,箭还没有发出去,白猿就已经抱着柱子悲号起来了。这是因为养由基的非常专业且熟练的箭架势,将白猿给吓住了,所以白猿自知时
不多,哀号不已。
达到了这样物我两忘的境地,是不
,不
是
,才是真正的
髓吧。
眼前的这个让挠
不已的最后一靶,难道会是这样的“境界”?
其实,看看老连长的得分慢放就好了。
结果出来了!
老连长竟然一枪未发,这一发一分未得!
天啊!这就是“不之
”的最高境界么?
要知道,老连长这位“老师傅”,可是“跟跑战术”的最忠实执行者。从第七发开始,就几乎枪枪命中、发发满分。
这最后一发,莫非也是隐藏的“零分之满”?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这两枪不发是最理想的“满分”的话,那么只要发出一枪,就是“死亡线”,会直接判负,清零离场。
会是这样的结果么?
看来,光看老连长这成绩还不足以确定最后的“是”与“非”,要等下一个老班长的成绩出来,看看这位“对手养由基”是不是开了枪,就可以得出最后的答案了。
于是,在所有瞪大眼睛,张大嘴
的时候,老班长的成绩播报和慢放确认出来了。
出乎所有的意料,老班长竟然打了两枪!
成绩显示三十分满分,两枪都击中了“眉心”!电脑系统显示,命中点完全处于红圈之内!
天啊!这是怎么回事儿?
难不成,这最后一靶有两个答案,既可以打,也可以不打,不是“是不
,不
是
”,而是“
不
都好”么?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所有都站起了身,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慢慢的,有转过弯来了。
靶上这两个露出笑容的,其实就是不折不扣的“匪徒”!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