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穿越时代

关灯
护眼
番外三、离开王秋的日子(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则有条不紊地排成长队,每个手上拿着一面小国旗,脸上满是如释重负的笑容——为了这一张逃离欧洲的归国船票,很多侨民已经在码上等了一个星期!

在这些回国的华侨之中,还夹杂着很多非常漂亮的白妹子和萝莉,身份登记上一律是“配偶”或“养”。看着她们的丈夫多半都是些歪瓜裂枣的模样,可以想象这些美们为了逃离欧洲而做出了多大牺牲。

嗯,姐妹花什么的也就算了,但愿未来不要闹出什么“鬼父”或母“通吃”的丑闻吧。

除了维持秩序的海军陆战队员和排队等待上船的中国侨民之外,在码的外围也是攒动、挤挤挨挨,一时间聚集了不下好几万。其中有白,也有黑,一个个扛着行李,牵着孩子,嘈杂声沸反盈天,基本上都是在听说了英法核电站集体大泄漏的噩耗之后,想要蹭船逃离伊比利亚半岛的欧洲各国民众。

此时此刻,他们都在用饱含着羡慕妒忌恨的炽烈眼神,看着这些中国的登船离去,恨不得也跟着冲过去。然而,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枪,以及滋滋作响的电击棍,却没有给这些留下任何浑水摸鱼的机会。不时有因为绪过于激动,企图推攘堵在前面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而被毫不客气地电晕过去。

——在获知了西欧各国核电站大规模泄漏的噩耗之后,即使是最眷恋家乡的,也没有信心能够在核辐污染区里继续活下去了:瘟疫目前已经有药可救,匪徒可以用枪来抵抗,但核辐可怎么抵挡?

但问题是,早在“路西法瘟疫”发之初,欧洲各国就已经掀起了一波渡海逃亡的狂。从邮到货再到渔船,欧洲大陆上几乎一切能够用来逃难的船只,都已经在那个时候被开走了,并且从此一去不复返。比如某位西班牙难民就驾驶一艘十五吨的单桅小帆船,载着全家成功横渡大西洋逃亡南美洲。

所以,那些一直磨蹭到了眼下这会儿,才想到要渡海逃亡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经很难再找到可以出海的船只了——之前那些把船开走的家伙,基本上都是一去不复返,很少有谁会把船再开回来接

虽然从里斯本到美洲的空中航线,目前还没有完全关闭,但在这种时候的出国飞机票,可都是得拿黄金才买得到,而且光是有黄金都不够,还要有关系和脉才能搞到手。于是普通百姓就只能跑到港来碰运气,看看能不能蹭上中国的撤侨船队:实在去不了美洲的话,能逃到东亚或澳洲似乎也不错……

然而,这座现代文明的起源地,眼下却似乎就快要在痛苦沉沦中走进坟墓了……对于浩劫过后的欧洲还能否死灰复燃,马彤士实在很难抱有乐观的看法:过去困扰欧洲文明整合的语言、民族和文化问题,如今是任何一个都没有解决。原本在欧洲已经被淡化的宗教冲突,却随着新月旗的飘扬而再度激化……

总而言之,传统欧洲文明的灯光已经即将熄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重新亮起了。

※※※※※※※※※※※※※※※※※※※※※※※※※※※※※※※※※※※※※※※※

正当甲板上的这两,一脸伤感地望着里斯本街景之际,却听到下面的码上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叫骂声和鸣枪示警。马彤士趴着栏杆低看去,却发现之前那些想要蹭船偷渡的本地和欧洲难民,居然不知何时已经突了封锁线,正在紧贴着船舷的栈桥上撒泼闹事,企图强行冲上船来!

——之前,为了阻拦外面那些躁动的市民和难民,中国海军陆战队员在码上临时搭设了一圈工事,并且用防盾牌组成墙来封锁出。但是,随着为数有限的两千多侨民及其家属登船完毕,负责警戒的海军陆战队员也纷纷撤回船上,原本固若金汤的盾牌墙和工事防线,顿时宣告瓦解。

趁着这个短暂的间隙,一大票白和黑就冲了过来,只见他们一个个伸长了手臂,高声发出犹如丧尸般的嘶吼声,或是想要挤上跳板和舷梯,或是不停推搡甚至撕咬来不及上船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员和使馆外员,弄得场面一片大。在震耳欲聋的嘈杂声中,马彤士敏锐地注意到,在这些狂热地想要蜂拥上船的家伙后面,还有几个领的家伙在冷静地挑唆和指挥,甚至举着高音喇叭用法语在高声喝骂着什么。

仔细一听,原来是在蛊惑煽动,说是码上这艘万吨邮只要挤一挤至少能装四五千,而刚才上船的中国最多不超过两千,说明中国的船上肯定还有很多空位,你们想要活下来就得往船上闯……

“……呃?这艘船上真的还有很多空余的舱位吗?为什么不能再带走几个难民?”

那位大使馆秘书也懂法语,听了之后不由得有点儿发愣,于是转身向马彤士问道。

“……确实还有多余的舱位,而且还有三艘空船根本没靠岸。但是在回程的时候,船队还要去尼利亚的拉各斯和塞内加尔的达喀尔,那边才是这一次撤侨行动的大,足足有两三万需要弄回国呢!”

马彤士如此答道,“……所以,我们既没有义务也没有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