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今年本海关的洋税,中、美两国,暂且不分他的账了。
为了这个,老子还欠了美国佬一个呢。
第二,由“庆记”的“庆和会”领衔,“官督商办”,弄了一个“青黄小额放贷专案”,利息十分克己,低到不能再低,专门贷给农和小手艺
,帮助他们渡过今年的青黄不接的关
——
哎,你们就算要“一揆”,也请往后推一年吧!
据实的
形看,这个“小额贷款专案”,效果似乎还不错,申请的
不算少,也很有些感恩戴德的声音出来——
既如此,这个“一揆”,怎么还是在今年就了出来?
第三,帮幕府从越南进了一批大米,又杀了十几个囤积居奇的米商,费了不少气力,总算将米价降了下来。
当然,降是降了,不过,算不得什么“大降”,可是,好歹小民勉强能够喝米粥了不是?
大米是最紧要的民生物资,米价降了,其余紧要民生物资,如棉、茶者,也多多少少的降了一些。
既然饿不死也冻不死了,也能喝的起一点子茶了——还要闹?
哼!
第四,“庆记”除了领衔“小额贷款专案”,还开办了许多善堂、粥厂,恤老怜贫,施医舍药,据说,“颂声一片”啊!
这个,对于化解社会的戾气,不是也该有些助益的吗?
嗯,俺还做了些什么?
对了,还向本加派了两个营的轩军。
原先本那儿,已经有了一个“特种合成营”,加上这两个营,
本的驻军,就超过一个团了,真
了起来,拿这一个团去平
,自然不够用,不过,多少能收一定的震慑的效用吧?——叫那些唯恐天下不
的
,起事之前,三思后行!
不晓得家有没有“三思后行”?反正,
子是起来了。
这个“震慑”……力度不够?
不,问题不在于震慑的力度够不够,也不在于自己做了多少事儿——
问题在于,“第二次长州征伐”之后,导致是次大的根本的、
层次的矛盾,不但没有得到任何的解决,反而在不断的累积、加
,终于,一发不可收拾了。
事实上,自己也是晓得的,这些矛盾,迟早有再一次发的时候——而且,力度可能比上一次更加的猛烈。
自己做那些事,出发点并不是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而只是努力推迟矛盾的
发。
事实上,自己根本就不想本真正解决这些“根本的、
层次的矛盾”。
因为,这些矛盾若解决了,本也就脱胎换骨了!
之后呢?
到时候,不论当政者是谁——哪怕还是德川庆喜,本都会如原时空一般,掉
以中国为敌了吧!
衰败的本,才是好
本。
可是,这个矛盾的发,犹如火山之
发,这个“推迟”,犹如推迟火山之
发——纵有通天彻地之能,又岂得控制自如?
唉!
该来的,总是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