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现在,搭载EM+绪感知的MindHoop
环以及新版梦行者N7合计售出60万件,搭载TouchSim触觉模拟技术的医用外骨骼产品帮助数十名少年重新跑了起来,不能不说这次转型是成功的。
即便如此,马竞还是被九所的BMD产品震撼到了。
后者的技术大多来自蜂研院,蜜蜂做不到的事,还处在引进吸收阶段的九所同样也做不到,这帮
同样被信号分辨率折磨得死去活来。面对这个困难,他们并没有直接选择放弃,而是另辟蹊径,以模糊对模糊,造了一台具有记录、编辑、写
梦境能力的造梦机器“alpha0.01”。
比起科幻电影里堪称无所不能的造梦机器,眼前这东西的确只能称之为“alpha0.01”。
那东西看起来像是一个超大号烫发罩,表面满是元件电路以及飞线,里面有一块类似显的显示屏。使用时需要戴着脑电极帽躺在配套的休息床上,再用这个大罩子扣在
脸上,然后还要尽量开动脑筋,努力想象高山大海、随风翱翔等场景,仪器会记录此时的脑波信号,经过滤波解析、视觉优化后形成可视化影像信息。
这段“脑波影像”可以使用专门工具进行二次编辑,并能够重新输大脑,从而实现自主控梦。
当然,受到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这台机器的信号分辨率相当低,对梦境影像的作成功率很是坑爹,梦境场景也受到限制,充满了影视游戏既视感。但对那些能够感受到梦境变化的
来说,这台机器无疑是神器一般的存在,固然粗糙简陋,却能让他们真正控制自己的梦境。
看着这台古怪丑陋的机器,马竞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读取脑波、整理编辑后重新写,这款产品的技术路径和蜜蜂的智能助眠系列颇为相似,最终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蜜蜂想让用户一觉无梦到天明,而九所这边却想让赋予梦境更多细节。谈不上谁高谁低,这种区别本身就已经值得重视。
微微摇,把这些反思暂时甩到一边,他转
看向一旁的研究员,“我能试试么?”
“当然可以!”后者毫不犹豫地点同意了,要是能够得到马老板青眼,后续的研究经费就有着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