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一节 黎区工作(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南村的动,官军到黎区进剿过,不分青红皂白的杀了许多。还很痛恨市上的汉小贩--山货在卖不出几个钱,一山猪也换不到二三斤盐,他们都喜欢汉的铁农具,但是价格贵得离谱,几大篓谷子才能换一把镰刀,除了峒主和少数有钱的地主,谁也买不起。

慕敏的报告让执委会知道海南的民族问题比他们想得要复杂的多。有提出利用黎民对官府、明军的不满,通过这八个俘虏派出小分队黎区去发动群众,不仅可以获得一个盟友,还能得到一个兵源地。既然他们连盐都经常吃不上,招募士兵会容易得多。军事组有不少赞成这个建议,特别是魏文,提出了招募黎族、苗族战士建立山地步兵营的建议,并且热烈的推销这个建议。成立一支当地的新军显然是极有吸引力的主意。既然本地汉都有“从贼附逆”的忧虑,那么招募对官府权威不那么卖帐,还有仇恨的黎来当兵,要容易的多。

“把缴获的刀枪给他们一部分,把黎都武装起来,这样明军就没法来对付我们了。”魏文提着他的一揽子计划,“还可以帮忙拔掉几个通往黎区的巡检司,歼灭那些明军,这样就能获得他们的充分信任了。”接着他自荐为赴黎区武工队队长。

这个大胆的计划立刻遭到全体的反对。历史上海南的汉黎矛盾虽然有大量经济上政治上的因素,但是多年来双方的反复厮杀,已经有了很的民族矛盾,眼下的总算维持了三十年的平静,穿越者去把它打,甚至去挑逗,是极端危险的。恐怕到时候整个海南会陷社会混当中。立足未稳,小国寡民的穿越国就算有天顶星科技也维持不下去了。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和黎的关系最好是保持在友好的基调上。所谓友好,就是即不敌对,也不同盟。设法开辟一条通线,彼此通商,互通有无。力争能在黎区招募一些新兵。

这样的基调定下来以后,组成了一支贸易商队,队长由陆荣担任,这是位广西土著,会客家话、海南话、白话、雷话、壮话、闽南话、西南官话等多种方言,销售出身,能言善道,又是户外运动好者,懂些武术,而且刚随远程侦察勘测队回来,有了一定的当地野外活动的经验,很适合这份工作。

慕敏作为“民族顾问”随队前往。魏文作为募兵计划的主要吹捧者,也加了这支队伍。

整个队伍由二十组成,每都带了sks步枪,大砍刀和野营背包,随队的还有勘探测量方面的员。

和商务委员会准备了礼物和一些易货贸易的物品,知道黎区缺盐,大宗的货物就是带来的盐了,还有一些新奇的小玩意――他们要打道的是当地的峒主,不是苦哈哈的老百姓,还是要有一些奇巧技的东西才能打动他们。

“我们打死了对方二十多个,是不是要给他们些赔偿呢?每给些银子吧。”魏文想了起来,“我记得杀在少数民族里是可以通过赔付命价来化解的。”

“没必要,”萧子山反对,“你先搞清楚前因后果,是他们参加了乡勇队先来攻打我们的,放已经是很友好的表示了,还陪命价?拜托我们可不是大清,打赢了还要割地赔款。”

“总是杀了他们的啊――”

“怎么忽然这么有心起来了,”从军事组调来护卫队伍的游老虎反唇相讥,“那天死在百仞滩的几百个汉,你怎么不想要去陪他们的命价?”

“这不是民族政策么?”

“不好,”陆容连连摇,“这样的民族政策要不得。我们打赢了主动放就可以了。去陪命价反而会让觉得我们很软弱,有求而来,要起价来可就狮子大开了。”

“我也这么觉得,”萧子山连连点,“所谓平等就是不歧视,不歧视别,更不歧视自己。这个基调一定要把握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