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关灯
护眼
第一百零三节 工作队与神父(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更多的是来充当报搜集的角色的,这个报搜集应该怎么着手呢?她在充当会议桌的两张大方桌后面想了又想――平时理论也好,数据也好,都是张嘴就来的,现在要实际办事,她发觉自己似乎缺少经验。

“从哪里开始呢?”她不禁喃喃自语。

“还是先从建立自卫组织开始吧。”董薇薇说,“这是马委员特意关照过我们的啊。”

“哦,对,开群众大会!”杜雯顿时来了神。

“群众大会?”董薇薇皱眉道,“这里老百姓对我们又不是熟悉,开大会有意义吗?”

“不先开个会,老百姓不知道咱们是来啥的,能了解出什么来呢?再说不发动群众,建立自卫组织,搞社会调查不都是空话吗?”她一面说着,一面取下眼镜,用一块雪白的手帕,擦着眼镜片上的尘土。

董薇薇说:“咱们乍一来,就开大会,了解不到什么真实形。给他们开会:你是部,是个官,你说,他们听,你向大伙提出你的意见,他们会齐声地说:‘赞成’。你要说有什么具体的事,马上就拉稀。老百姓的疑心病可大了。中国社会复杂得很。农民一般要在你跟他们混熟以后,跟你有了感,随便闲聊的时候,才会相信你,才会透露他们的心事,说出掏心肺腑的话来。”

“放心好了。”杜雯不以为然,“我在盐场村发动群众的时候……”

接着就把她在盐场村如何的发动群众,如何的大搞工作、农民部培养的事大说特说了一番。董薇薇耐的听着,直到她话说完了,才说: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盐场村和道禄村的况不一样,发动群众不能一概而论啊。再说了,当年不是先走家串户,赢得了谭家的信任,恐怕也不是开个大会就能改变一切的。”

两个争论到最后还是杜雯的占了上风:决定先开个大会。杜雯欢天喜地的叫把本村联络员老孙找来,叫他召集开会。老孙提一面铜锣,从村子的南敲到北,东敲到西,还一面喊道:“到党家祠堂开会去呀,家家都得去,一户一个。”

晚上落黑的时候,从村里的各个角落,稀稀拉拉的来了一些,畏畏缩缩的来到党家祠堂的门的空地上。好奇的看着两块白木牌子和一排空的还沾着黑色血污的竹竿――已经拿到县里去了。

门上已经挂上了两盏雪亮的汽灯,把来开会的“代表”们照得清清楚楚,来得远远超过了每户一的要求,男老幼,什么都有。许多是来看西洋镜的――髡派了两个年轻来“当官”,大家不免好奇。

杜雯一看群众们来得不少,看起来热高涨,自己也受了感染,站到了汽灯照得雪亮的祠堂台阶上面,用不大准确的临高话大声说道:

“老乡们,我们这次消灭了祸害十三村的地区的党那门土匪。但是县里的匪患还没有完全的消除。土匪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为了让咱们老百姓过上安稳子,我们得组织起来,拿上刀把子,结寨自卫,组织民兵才行。”她还说了许多许多这方面的事,最后发问道:

“你们赞不赞成结寨自卫,组织民兵。”

“赞成!”下面的声音轰然答应。

“好!”杜雯兴奋的脸都红了,“下面我们来谈谈――”

“这个,官家……”有的老子站出来,颤巍巍的说:“民兵是什么?”

杜雯差点被给他气得背过气去――你都不知道瞎起什么哄!

“就是乡勇了!符大伯!”有在后面说。

“对,就是乡勇。”杜雯不喜欢这个经常和“地主武装”联系在一起的词汇,“大家赞成吗?”

“赞成!”下面又是一片答应的声音。

“好!明天一早,所有的丁壮都到队部来登记造册,组建我们道禄村的自己的民兵队!”杜雯绪高昂,抑扬顿挫的宣布道,“有谁原意参加民兵队的?”

但是,好大一会,却没有吱声。

“怎么都不说话呀?”杜雯问,她的眼睛落在刚才问“什么是民兵”的老身上:“你说吧,老家。”

“小的都快六十了,当乡勇有点老了,也罢,要是缺就算小的一个吧。”

古代的劳动民普遍营养不良,而且常年超负荷劳动,五十多岁的就和现代时空近七十的差不多了。

又有话了:“符大伯,你当乡勇那是白吃饭,不当差!”

“谁说的?”这符大伯倒是不服老的样子,“我晚上守个夜还是成的。”

“好,符大伯老当益壮。就先算您一个吧。”杜雯对这个自告奋勇者很不满意,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好开。拿来当个典型也好。

但是下面却没有自告奋勇来报名了,夜里的风大了,有些抱着孩子的已经溜回去了。有的开始打哈欠。

杜雯开始沉不住气了:“就没原意当民兵了?”

官家,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受听不受听?”符大伯说道:“从古以来,都是随王法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