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一节 兰度的任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马上要盯紧了这个澳洲――然而差不多一年多过去了,兰度不仅没有回过临高一次,甚至都从来没到过黄顺隆的店铺一次,他和外界完全没有联系,除了为耶稣会工作的时候会外出之外,几乎每天都混在澳门过着醉生梦死的子。

无论如何,他都不像一个密探。

她向耶稣会的内线打听了这个的全部消息。兰度是从大明官府手里接收过来的。大明官府是从沿海的一个叫“临高”的小县城把他捕获的,当时他被几个渔民救起,送到县城来。

内线告诉他:兰度为耶稣会服务很忠心,杰兰扎尼大对他非常的满意――除了在花钱上面。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试探。李丝雅确认了一点:兰度是个澳洲,但是兰度和临高的澳洲不是一伙的。

如果是一伙的,他绝对不会在这二年多的时间里从来不和临高的澳洲发生任何关系,而且,他也没做过什么为澳洲服务的事――除了夜袭博铺的消息可能是他泄露的之外。

另外她还从杰兰扎尼的侍从嘴里知道,兰度几次对会长大说过:“他们是不折不扣的中国,虽然不是明朝的。”

尽管会长大可能不明白他的意思,李丝雅却很明白:兰度很清楚表明他知道临高的澳洲的底细。至于他为什么着重要说“是中国,而不是明朝的”应该另有缘故。

如果是普通,李丝雅早就把他秘密的绑架来拷问出个所以然来了。但是兰度在澳门是为耶稣会服务,她还没有狂悖到敢于得罪耶稣会的地步。

现在正是一个好机会。李丝雅考虑了几天,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荷兰要打探临高的秘密,她可以让兰度去,如果兰度是澳洲的暗探,他就绝对不会把临高关键的防御措施告诉她。而兰度却不知道李华梅是她的。只要一对照就能发现。反过来说,兰度不是暗探,他对澳洲的很多底细就会比自己妹的报更为详实。

要是这样的话,兰度可就是一个奇货可居的物了!李丝雅想,澳洲将来必然是南中国海的一霸,有一个知道他们底细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中的好处是无可估量的。

兰度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李丝雅算计了一遍。既然接受了钱财,他决定就亲自到临高去一趟。亲眼去看看中国在临高些什么,估量下自己是不是可以投奔对方。在他看来本时空的任何军队都不可能是用现代武器武装起来的中国的对手。万一中国居然在本时空的手里吃了败仗,那他还是脆断了投奔他们的念为好。

然而欧洲的面孔去临高未免太过显眼了,自己一境就会被中国盯上。冒充商是不可能的――自己不象一个商,对这里的贸易一无所知,根本经不起盘问。兰度考虑再三,决定冒充神父的随员。耶稣会最近要派遣二名教士到临高去。陆若华要求增派教士的信件抵达之后,耶稣会先后又派遣了三个去,但是临高方面对教士的需求有增无减,加上前阶段又有一位神父在黎区传教的时候染病“蒙主召唤”。按照临高教会的要求,耶稣会决定再派遣二名教士前往临高传教。

兰度去请求科曼热神父,只说自己对临高很好奇,希望能够随团去看看。他的要求立刻得到了同意。于是兰度就成为耶稣会访问团的一员。

春天的阳光,透过窗外竹树丛的间隙,把斑斑驳驳的影子,铺洒在方砖地上。轻风摇动翠竹,一帘碎影像溪水般来回流淌。

竹子已经全部返青,冬的枯萎的黄叶正在逐一的褪去。庭院里一派生机。

书房里的陈设十分简朴,很难想象着是两广总督王尊德的私宅书房。

王尊德此时正低着在看一封信。他的打扮装束非常简朴,几乎和一个寒儒不相上下。王尊德以简朴著称,平里总是布衣素食,在官场上颇有清正的名望。

这是他的一个门生从京师带回来的一封信。以他的尊贵和地位,本省的提塘官为他送私信是即方便又快捷的事,但是王尊德从来不劳动他们的大驾--谁知道东厂有没有看过这些提塘官们捎回本省的私信。

一封京里的私信,内容无非是是家长里短、各种新闻、朝廷中的风向。原来也不算什么,只是怕给东厂那帮勘磨的太监寻摸出什么“不应”之言,自己就麻烦了。

信是一位朝廷做官的同年写来的。而这封信,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忧虑。引起他忧虑的是信中随带的几封“附启”。

按照明代官场的习惯,们写信除了一份正文之外,还有所谓“副启”。副启是一种不具名的信,用以请托办事或谈机密事宜。

现在王尊德手里的这封信,也有三封副启。

信得正文照例是些寒温起居的客套话,王尊德扫过了事。第一份谈得是朝廷的消息,他大致看了一遍,谈得是最近朝廷的动向:袁崇焕的前景不妙--一个多月前,朝廷已经派到广西,缉拿袁元素在藤县的家眷亲属京。这位一度很受皇上器重的大员恐怕是难逃诛戮之祸了。虽然袁元素和自己并无什么集之处,牵连不到自己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