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我们要不要占领海南全境?”马千瞩侃侃而谈,“我认为这是必须的。”
下面有在嘀咕:“这和督公前几天的态度不一样么。”
单靠从大陆收流民增加太慢了。占领全海南将使得穿越集团能够支配至少二十万以上的汉族
和数量不详的黎苗
――后者至少也有五六万之数。这比每个月几百到几千
的大陆移民移
速度要快得多。而且广东的流民数量是不稳定的,不能长期稳定的供应。在开拓出其他
来源之前,就地开发
是个节约时间的好办法。
占领全海南,就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临高经验”,进行民政体系的改革。这也是一种试验,不过规模从区区一个临高县扩大到整个海南岛,这对穿越集团数年来培养起来的土著工作员来说是一个考验。而穿越集团也需要藉此来总结培训土著
员和地方行政的经验教训,为以后统治更广大地区作准备。
“即要占领全海南,又不能和大明官府维持表面的和平,这个难度太大了。”有质疑,“失陷一县就是要上报朝廷的大事了,何况失陷一府!王尊德李逢节总不见得能装聋作哑到这个地步。”
“所以我建议在全海南维持临高模式,即将各地胥吏阶层一扫而光,由我们的土著行政员接管,架空当地官员,建立我们对海南的实际统治。朝廷需要的税、粮按照份例缴纳。”
琼州府地处偏僻,大明的统治基础极其薄弱,除了儋州、临高、琼山、文昌这些县还算略成气候之外,昌化、崖州等地地方政权的存在感是很薄弱的,基本上政令不出城门。有好几个县长期没有县官到任,是由佐杂官吏代理县政,架空县政接管政权是相当容易的――很多地方原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县政。
江山在会场上一直没有发言,他觉得这个方案有点一厢愿。临高一县还好说好,这琼州一府都这么搞怕是很困难。琼州府里的衙门可有好几个:琼州府、琼山县、海南道、布政司分衙,海防参将……
这么多的官儿就不比在临高这么简单了,万一出了一个愣青不愿意随遇而安的混
子被架空,非要励
图治有所为,架空地方政权的事
就很难做得象临高一样完美了。
而且琼山县还有一支驻军。如果要继续维持表面上的大明政权存在,琼崖海防参将的二千多船是不是还允许继续驻扎?这可是朝廷的经制之师,不是早已颓废不堪的卫所。就算在作战中将其摧毁,肯定还是重建起来的。卧榻之侧,是不是允许这样一支
马的存在?
江山想,最为难的是:一旦反攻的陆海军兵临琼州城下,大白沙水寨,这琼州府和琼山县的官儿要么投降要么就是自杀殉国了。不管哪一种做法,琼州府府城陷落这个消息是必然会传出去的,王尊德等
绝对没有这个胆子谎称府城未失。
但是这些问题他不打算当面质疑――到具体实施的时候会有专门的会议来讨论此事。反正维持“表面的和平”也好,彻底撕脸也好,他都是赞成占领全海南的。
尽管有质疑这个“维持表面的和平”是否能够做到,但是多数元老对占领全海南这件事
还是抱有很大的热
――临高这个地方毕竟还是太小了。很多
都有个隐隐约约的希望,一旦把政权扩大到全海南,每个
都能独挡一面――至不济也能出任到外县当个行政长官之类的职务。
最后元老院通过了这次战争指导三原则:
一、全歼来犯明军和其他各路敌,同时消灭海南明军的有生力量。
二、在有利的条件下占领整个海南。
三、战争将仅限于海南岛和周围海域,不得扩大到大陆和其他海域――除非有元老院的批准。
这次作战被定名为“第二次反围剿作战”。
司凯德继续鼓吹战后与广东地方政府进行和谈的方案。
具体方案是战后迅速释放几名高级俘虏回广州,设法与广东官府的面
物接触,要求与其进行和谈。随后再派出专
前往谈判。
和谈的地点可以设在澳门,由葡萄牙保证双方的安全。如果葡萄牙
靠不住,也可以选择在其他荒僻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