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二节 演习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得去。而且大明一贯重文轻武。”

谢澍有点不好意思,他点点:“我们一家到临高其实还是有点银子的,我爹在临高做得也还不错。我投军是看了伏波军的练,觉得澳洲除了火器之外,兵法一样奥妙无穷,想着自己中国的兵书读了无数,澳洲的兵法却不懂,正好遇到招兵就投军了。”

“就是这样?”何平觉得不可思议。

“就是这样。”谢澍郑重的点点

“你爹在临高做什么?”

谢澍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他在卫生部下面当医生……”

何平猛然想起,卫生部现在的确从移民和本地土著中招募了不少中医大夫。大概有二十来个,水平良莠不齐,其中的确有一个姓谢的。

“你是谢耀的儿子?”

“正是家父。”

何平笑了起来。谢耀是个很有意思的,他这一家的确是主动投奔临高来的,落户在加来公社。他其实不是大夫,只读过不少医书,好为医。其实医术并不高明。卫生部在移民中搜罗医生的时候他也硬要来应募,说澳洲的医术奥妙,要管窥一二。不但硬是当了医生,还非要学外科。

这父子二倒是很象,都有很强的求知欲,而且能够身体力行。

何平到包扎所去转了一圈,这里已经送来了十来个伤员,都是刚才演习中受得伤,大多伤势不重,最严重的一个是在演习的时候躲避不及被炮弹打发的木砸伤,似乎是断了骨。一个伤科的大夫正在为他接骨,其他多是挫伤或者烧伤,卫生员敷药包扎处理下就好了。

何平看了包扎所,包括里面的器械和装备――各种药品和器械准备都很充分。这座包扎所是营级的,主要负责收容和初步治疗,除了二三个中医之外就是卫生员了。何平看了下伤员的收容登记簿,看到每个伤员的兵籍编号、姓名、所属部队都登记的清清楚楚。每个还有自己的病历。管理的非常的规范,不由得点了点,表示赞许。

何平又看了其他卫生和防疫措施,指出了许多不足的地方,谢澍都一一做了记录。

巡视完毕,已经到了傍晚。东门吹雨派了一个传令兵来请他一起吃饭。何平欣然前往。路上遇到了吴石芒和阳河。三个一起到了军官食堂。

军官食堂何平下午检查卫生的时候已经来过一次,这是一处用竹竿和芦席搭起的棚子。供少尉以上军官就餐用,实际各部队的军官都是在自己的连队里吃饭,这里只有总部和直属队军官用餐。里面很空。

按照办公厅的政策,何平等出门前都领了伙食票。这是裔凡的关于廉政建设的几项具体措施,完全砍掉了公务招待这块开支。出差员出差前按领取伙食票。凭票在各单位领取标准伙食一份,也可以在沿线村庄的村公所里吃派饭,事后由招待单位向财政部结算,这样便于随时审核。

“了不起,今天居然有午餐。”去打菜回来的东门吹雨扬起了眉,“这玩意现在越来越少见了。”

餐盘里有是苦瓜炒午餐。午餐切成骨牌大小,虽然小,但是菜里的分量不少,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午餐

“当然,再不吃掉就要过期了。”何平想到上次去检查企划院直辖库房里的旧时空的食品,没有动用的罐还有很多,都要临近保质期了。当初储备着都是为了最危急的时刻用的,这次大概是一脑的都拿出来了。

军官食堂供应的伙食简单,但是营养丰富。因为面临大战,即使是含有微量酒的格瓦斯也不供应,大家以茶代酒。

“等战俘营建起来了之后,我们教会要搞个小礼拜堂,为这些迷途的羔羊指点迷津。”吴石芒大的吃着苦瓜炒午餐

“军队不喜欢你把未来的士兵培训成教徒吧。”

“未来的士兵?”吴石芒摇,“这种大明的职业军怎么能当士兵!一个个都是兵混子兵油子了。陆军才没兴趣大量吸收。起码也得当上几年劳工改改脾气习惯再说。最多陆军不招募教徒好了。我看十之八九都会送到三亚或者越南去。”

“要是开发台湾送到台湾去也很好。”

“我看送东南亚不错,搞个殖民地开矿种橡胶什么的。既然要南进,这批兵痞子别得本事不见得厉害,祸害百姓是一等一的功夫,让他们去东南亚军屯好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