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关灯
护眼
第一百零二节 胜利游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第一百零二节 胜利游行

博铺的街道上非常热闹――这里自从建立了港,设立了博铺公社,来这里的渔民、商船和小商渐渐增多,慢慢得就成了市面。更多小说 ltxs520.com兵工厂、造船厂和化工厂这些近代工业企业的陆续建成又在这里聚拢了大量的工和他们的家属。商业部就按照东门市的旧例,在博铺港如法炮制了一处市镇作为商业服务区。博铺镇的规模远不如成熟的东门市,它除了发展商业为博铺公社不断增加的常住服务之外在功能上则突出为水手、渔民服务,类似港小镇的一类。

街上往,很是热闹,渔行、货栈、客栈、酒铺、渔具店……一家连着一家。虽然大多开着门,街上也多,各家字号的生意却显得很一般,有些字号脆连门板都没下。

然而店铺里的老板、伙计,却一个个喜孜孜的在自家的门前奔忙,搭梯子的,拉绳子的,端着浆糊的,有还在大呼小叫的要拿东西过来。

博铺公社的文宣事正在下面带着民兵和小学生们满街贴标语,粘告示,忙得不亦乐乎。有挑着担子,把一筐一筐的的折叠纸灯笼运来,分发给大家,有挂在自家的门,也有爬上梯子把灯笼挂在各处刚刚拉好的绳子上。

一条横幅已经在街心中央拉了起来,红色的丝绸上已经用线缝上了一个个红纸斗方,上面浓墨大楷的写着字。

在这熙熙攘攘的群里,有个年轻的姑娘正一个站在街边观望着。她穿着一身“部”服,蓝色的对襟紧身裤褂,小小的翻领。挎着一个绿色的粗布文件包。她的脸庞和当地的劳动子一样是黝黑的,但是有一双乌黑灵活的眼睛。

姑娘的发按照给澳洲当差的常见的样式,没有梳发髻,只是留成了两条发辫。看上去净利落,似乎为了表现她还是一个喜欢美丽的子,辫梢上扎着红色的发带。

这身打扮,还有她胸前佩戴的一张白色墨字的小布票,都说明了她的身份:是一个为澳洲服务的官儿、书吏,或者按照新话,叫“部”。

这种打扮的,最近一年愈来愈多了,渐渐的成了临高的一景。很多外地来得,一到临高就要看看这大明其他地方没有的西洋镜。

海风吹起她的两条乌黑的辫子和衣襟,吹着她晒得黝黑的脸庞。她皱起漆黑细直的眉毛向前望着,好像有满腹心事。她是盐场村小组的组长谭小芹,是杜雯亲自抓得马袅农讲所的第一期学员,原本杜雯对这个村长的儿寄予厚望,但是她很快发现,在这个谭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村子里,谭小芹什么都很容易,因为只需要她父亲发一句话就是了。当然,这也意味着无论什么政策都得她爹同意了才能实施下去。

村长谭桂琼对澳洲的什么政策都拥护,包括发动在内――海南本身就是主要劳动力,但是对其他一些诸如扫盲之类的事就不感兴趣了。杜雯在失望之余,正好执委会要设立马袅公社。马千瞩对盐场村的状况不满意,认为当地宗族势力太强。杜雯便提议乘着这个机会把原来盐场村中的谭姓青壮年部全部抽出来分散开。于是谭小芹就落到她的手里了。

谭小芹才在博铺公社里的举办的“第一期事培训班”结业出来,这是杜雯亲自搞得一个培训班,集中培训了全临高的积极分子和组长之之类的子三十多,准备派遣出去打新区工作。

她已经接到了派令,要她准备去澄迈县任驻澄迈县办事处主任。正要回公社的招待所去。她沿着街道走着禁不住千万绪心如麻:自己不到二十岁的黄花闺,不在家待着还要到临县去当“官”。长这么大她不要说离开临高,连盐场村之外的地方都没去过几次。她的父亲谭桂琼原本很不赞成儿出自家的村子去当什么外村的“主任”,在村里,一切好说,一个孩子孤身到了外村,这不成了无法无天了?

但是事由不得他爹了。谭小芹的堂兄谭成晴看得明白:澳洲首长们对盐场村的态度大不如以前了,不但对村政控制愈来愈紧,而且对谭家在盐场村的作用也开始限制,这次更是一气抽走村里几乎所有的谭姓部。除了谭桂琼继续留任村长之外几乎是一锅端。

他悄悄的和自己的父亲还有伯父谈过:要他们千万不要违拗澳洲首长的意思――现在已经抖了起来,连官府都制不住了。谭家只有跟着一个劲的才能保住自家,光宗门第。

这一次官军在澄迈惨败,谭桂琼对谭小芹的任命立刻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官军的惨败的消息离战场最近的马袅盐场村知道的最早,也最为形象直接:盐场村出得民兵和民伕很多,他们运送伤员和战利品回来之后把战场上的况添油加醋大肆渲染了一番,说得伏波军差不多就是神灵附体刀枪不了。大伙都觉得搞不好澳洲首长用不了几年就能上京城里开新朝了,文主席说不定就是新皇上。盐场村“从龙”最早,不用说个个都开国元勋。

谭桂琼现在对儿要去外县当事的事不但不再反对,而且还得意洋洋――这可是一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