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管便制成了。
接着,在试验场又做了一次雷管试。炮弹用得新雷管被装上引信,按照实战要求进行了击发试验,确保引信的击针能够有效的击发雷管。
第一次击发没有成功――击发针的位置不准,姜野现场调整了一下,第二次立刻就成功了,连着试验了几次,每一次雷管都准确的被击发了。
林河点
:“现在可以装配了。”他在装配任务单上签了字,正式命令组装装配了新式引信的榴弹。
新引信终于到了正式亮相的时候,上次借来的70mm线膛炮还留在靶场上,林河又借来了一门24磅滑膛榴弹炮――没有迫击炮,臼炮又不大合用,暂时用它来代替。
“锥形体的炮弹也可以用滑膛炮发吗?”展无涯问道。
“当然可以。”林河说,“迫击炮也不用发
球形炮弹。”
靶场已经铺设了简易轨道,用轨道车运去了新生产的40发两种火炮的榴弹,:磷青铜弹簧和20号熟铁丝弹簧的各一半。
“24磅榴弹炮a弹一发装填!”林河在掩体内拿着大铁皮喇叭指挥着。负责火炮发
的陆军教导队的一个炮组迅速打开藤制的炮弹箱,取出炮弹,装上引信。一名炮手将真丝药包从炮
装
炮膛,装填手随后从炮
装
炮弹。
炮手在尾部点火塞
引火管,挂上拉发绳子――为了确保安全,拉火绳很长,一直延伸到20米之外的掩体内。
随着一声哨响,所有的炮手一起跑向掩体跳。随后,要进行实弹
击的警告汽笛在上空回
起来。
“发!”林
河吼了一声,随后迅速把自己缩回掩体内,把眼睛凑到了光学车间新造的双筒潜望镜上。
炮手猛得一拉火绳。24磅榴弹炮发出一声怒吼,沉重的炮身往后倒退着,出白色的浓烟。从潜望镜里,看到炮弹
出在空中划出的轨迹――滑膛炮、栗色药的搭配之下炮
初速还是低了些。
炮弹准确的落在预定的落点区,火光一闪,炸了!
炸的威力,即使目视也看得出比原始的球形黑火药榴弹强得多了――那种炮弹落地之后的
炸只腾起一阵黑色的烟雾而已。掀起的泥土也比较少。
“我们去看看。”林河赶紧从掩体内爬了出来,和姜野、王瑞相还有几个军工部门的学徒一起爬上农用车,沿着土路跌跌撞撞的往落点区而去。
24磅榴弹在落点区留下了一个半的弹坑。还冒着袅袅的烟气,空气中弥漫着黑火药的刺鼻气味。林
河蹲下身子,在弹坑边拨弄着泥土,几个在第一研究所实习的学生也很快的散开,在周边搜寻着炮弹
片,在图上标注出来。
“你们看,装药威力大了,炮弹碎得也比以前的强了。”他指着捡来的弹片说道。
不但片飞得比过去要远,
碎程度也比球形弹要大。过去的球形榴弹,
炸之后二十多片大
片,有的甚至只
裂成七八片而已,形不成密集的
片杀伤。即使是装药最多的大
径臼炮炮弹也无法炸出更多的碎片。
而现在,仅仅是简单的搜索就在弹坑周围五米之内发现了各种尺寸的弹片七十多个。林河指出,如果能够进一步的改进弹体材料,采取预制
片的措施,炮弹
炸之后的
片效果还要好得多。
发磷青铜弹簧装配的a引信炮弹在两种火炮上的二十次发
全部成功,发
b引信炮弹的试验,在24磅滑膛炮上取得了全部成功,在70mm线膛加农炮的第三次发
时候,掩蔽部里的众
跟只觉得火光一闪,地面传来一声巨大的闷响,地皮也微微的震动起来――炮弹在炮膛内
炸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