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四十三节 生丝生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但是最要紧的是为即将到来的生丝季做好资金准备。龙腾小说网 ltxs520.com

生丝买卖其实和招商局的业务没什么关系,赵引弓是借着对贸易的东风来圈钱――生丝生意吃本极重,他一个单枪匹马靠着现有的一点资金是不起来的。

现在殖民和贸易部已经将前往本和东南亚的主要贸易航线打通,临高的贸易公司大规模出生丝的条件已经成熟。司凯德多次发来电报,询问赵引弓生丝备货况:他们与荷兰是有合同的,广东虽然也产生丝,但是质量和产量都不能和江浙地区相比,必须从杭州补货才行。

过去,他们购江浙生丝主要是通过广东方面的代理商从江南购。既然要通过代理商免不了就要剥一层皮,司凯德现在急于要自己手这一渠道。

生丝是17世纪一直到20世纪初期中国最大宗的出商品,元老院推行的工业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输资金和原料的依赖度也加了。这些缺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生丝出来弥补。

但是,赵引弓对直接手生丝买卖十分慎重。生丝在江南是一条很大的产业链,上游下游靠它吃饭发财的不计其数。牵一发动全身,弄不好就是第二个雷州糖业大战。

江南的绅权极重,手眼通天的缙绅到处都是。自己虽然通过天主教系统和拉拢张溥的复社集团与之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但是自己的生丝买卖一旦触动他们的利益。必然会引起强烈反弹。这里不是特侦队朝发午至的雷州,一旦出现敌对势力反扑。他赵引弓一个小小的广东秀才真是随时随地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不是和江南缙绅摊牌的时候,眼下临高四面都有事要处理,尤其以广东渗透为要务。因而在江南他只能以较为低调的姿态进行运作。

赵引弓只能按照柿子检软的捏的思路来进行手生丝生意,先从缫丝这个环节手。

江浙的养蚕家,大部分是产销合一的。多是自家养蚕、自家做丝。土法做丝手续极其繁琐,赵引弓曾经让王四娘家的母实地作给他看过。从煮茧开始,然后缫丝,再之后是“捻丝”、“拍丝”。还要送到专门的作坊里去炼染炼染、纬丝捻成经丝。还有“掉经”、“牵经”等等名目,最后是“接”,到此方成为可以上机织绸的生丝。

不但手续繁琐,各个环节都耗费大量的工。效率低得可怜,而且成品的质量不高。和半机械化、机械化的缫丝厂相比毫无优势可言。

如果采用半机械化的缫丝作业,茧子由机器这进去,丝由那出来。直接就是可用的生丝,什么“拍丝”、“牵经”都用不着了。这一行的作坊全得关门,匠不用说都得失业。更为严重的是,江浙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缫丝的纺车,无分老幼。大都恃此为副业,用来贴补家用。如果这部纺车一旦成为废物,就真要出现“丝吃”的场面了。随之而来的种种后果,赵引弓也想象得到:那真是哀鸿遍野了。

不过,由于缫丝业的从业员大多是贫寒家。虽然数众多,却发不出强大的声音。触动他们的利益是最不冒风险的事。纵然出现一些风,只在乎眼前利益的缙绅集团也不会在乎,他面对的压力也就相对较小。这些失业之后,自然而然就成了他准备开设的新缫丝、纺织企业的后备工了。

他现在要为招商局募集商,本身也有扩大共同利益群体的意思,毕竟一旦引起大规模的“民变”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弹压下去的,如果没有缙绅作为保护伞,很容易被利用来做文章。

他桌子上的保密文件夹里放着昨天才收到的财政总监部和企划院发给他的批复:已经同意了他提出的招商局的份配额计划。

计划中的招商局的总本定为二十万两,赵引弓自己作为名义出资方,占有51%的份。另有九万八千两的本中,沈廷扬家准备以十条沙船作价四万八千两,占24%,余下的25%的份作价五万两,向缙绅们募集。

赵引弓的所谓51%的投其实是虚钱实契。他眼下能够动用的资金只有德隆新近划汇给他二万两银子。这次对贸易的利润固然可观,但是他无权自行运用,财政总监部能拨给给他二万两已经很满意了。

别看元老院给归化民和土著的最大感觉是“有钱”,事实上元老院的资金是非常紧张的。要不是元老院在资金使用调度上的效率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资金链早就断裂了。

赵引弓虽然是江南地区的负责,看似威风凛凛的分团ACE,实际能从临高方面得到的资源有限――不仅得不到太多资源,还要尽快给本家输血。

如此一来,这募集来得五万两银子本对新企业的运作就至关重要了。特别是接下来他要收购蚕茧,需要大量的资金注

这些子,毛三生等手下掌柜都在外面替他奔走,他自己也亲自拜会了杭州的一些缙绅和大户。募的事进行十分顺利,这次本贸易之行让许多大户眼红,沈廷扬那里还专门派送来书信,要他保留若份额――暗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